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
发掘单位: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锡林郭勒盟文物站、多伦县文物局
项目负责人:盖志勇

2015年6-12月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蔡木山乡小王力沟辽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辽代大型墓葬两座(编号M1、M2)。


墓地位于一个三面环山的簸箕形山谷中。其中, M1由墓道、墓门、过洞、甬道、墓室几部分组成,全长25.6米。墓门仿木结构,斗拱上方承黄、绿两色琉璃瓦当,用琉璃瓦加饰墓门,是辽代考古发现中所罕见的。墓室砖砌圆形,椁室由方木搭建的八角形结构。墓室底部方砖铺地,磨光,并用红、白两彩绘制璧形图案,在地面上装饰花纹彩绘,为以往辽墓发掘所仅见。
墓葬多经盗扰,位于墓室北部,现存一木质棺箱,箱盖四边用青铜包裹,并饰以铜泡,角部装饰如意纹,箱底部四角也用青铜包裹,其内殉牲一完整马匹。该墓虽经盗扰,但仍出土了大量的随葬遗物,主要有铜、铁、瓷、琥珀、银等几大类,其中鎏金铜渣斗、三节莲花形铜灯、手持柄式莲花香炉,皆为铸造,为不可多得的辽代文物精品。还出土了大量的随葬瓷器,以影青瓷为主,器形主要为瓶、罐等。还出土有定窑白瓷,器形以碗、盘为主。



M2由墓道、前庭、仿木结构墓门、过洞、甬道、主墓室组成。墓门为砖券拱形,上承斗拱等仿木结构,并用彩绘勾勒轮廓图案,唐风浓郁。尸床位于墓室北部,其上放置髹漆木棺,遗骨仅见一指骨,棺床东部殉牲犬一只。该墓出土了金、银、铜、铁、玉、琥珀、玻璃、木、泥、丝绸等大量文物。其中金花银高翅凤纹镂花冠,金花银凤纹镂花高靿靴、包金框龙纹玉焊腰,银鎏金龙纹鞘玛瑙柄短刀、银链白玉组佩、金流苏等,与辽陈国公主墓出土遗物相似,但制作更为考究,工艺也更臻完美,属辽代文物之珍。
墓葬出土瓷器为大宗,以定窑白、越窑青瓷为主,所出土瓷器最大的特点是器口、足多包金饰,且加有金、银盖,是辽代釦器出土最为集中的一次。还出土了五件玻璃器,器形主要有瓶、执壶等,器形较大,应为伊斯兰玻璃,为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墓葬中发现墓志一盒,墓志略呈方形,志盖盝顶,四周饰十二生肖人物,中部阴刻篆书“故贵妃萧氏玄堂志铭”几字;志石阴刻正书,其上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等情况。据墓志及结合相关史料,该贵妃为辽圣宗妃,出自辽代后族最为显赫的萧阿古只一系。















两座墓葬应同属一个家族墓地。M1从出土遗物及墓葬形制、装饰等分析,应属辽代中晚期墓葬。M2的墓主人为辽圣宗贵妃,这是辽代贵妃墓葬的首次发现。M1虽无墓志出土,但从其宏大的墓葬规模、高等级的随葬品可以看出,墓主人亦应辽贵妃重要的家族成员。

这两座墓葬的发掘意义重大,取得了重要收获:
一、M2出土墓志有对后族萧氏姓氏来源的相关记载,称辽皇族耶律氏汉室之宗,刘氏也。后族系出兰陵,兰陵萧氏之祖为汉相萧何子孙,辽代后族萧氏也世选为辽宰相,此记载与《辽史》所载相符。
二、贵妃曾祖名迷骨德,职大国舅、皮室大将军。迷骨德即应为《辽史》所载之“眉古德”,眉古德与迷骨德应为同音异译。眉古德在辽穆宗即位之初,谋南奔,被诛杀。这是辽代早期历史著名的事件,并见于《资治通鉴》的记载,另外《辽史·阿古只传》载其一子“名安圑,右皮室大将军”,安圑所历、官职、世系皆同于迷骨德,故《辽史》中所载“安圑”与“眉古德”也应为一人,其家族在辽代九帝中共出过四位皇后,是辽代外戚最为显赫的一支。
三、墓葬位于今内蒙古多伦县,属滦河流域,史载为辽奚族的世居之地之一。因此辽后族萧氏与奚族的关系,也当纳入我们的考量范围之内。
四、《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四年九月载:“皇太妃以上纳后,进衣物、驼马,以助会亲颁赐”;统和十九年三月:“皇后萧氏以罪降为贵妃。”检《辽史》所见,圣宗仅此一个贵妃。因此我们怀疑,墓主人即为辽圣宗第一位皇后,但现囿于墓志等资料尚未整理,结论有待探讨。
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济南工地发现古墓 两口棺材却三具尸骨(奇特古墓)
济南一座古墓里的两口棺材埋葬了三个人。在山东省济南市东郊的一处建设工地,施工队无意中挖出了一座古墓。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初步判断,这是一座元代砖室墓。普通老百姓的墓葬一般以土坑墓为主,能修建这么豪华的砖室墓,墓主人生前一定非富即贵。一想到墓中说不定陪葬有珍贵的文物,专家内心感到有些激动。进入墓室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1:56:140001「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铜梁旧石器地点
▲铜梁旧石器地点位置示意图▲铜梁遗址铜梁旧石器地点,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地点。位于四川省铜梁县西北的张二塘村四周。1976年修水库时,在地下8米深的砂层中,发现一批粗大、植物化石和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的化石。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年代为距今21550±310或25450±850年。▲锛形砍砸器▲复刃刮削器▲尖状器▲平端刃刮削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1:28:550001中国盗墓史惟一特例:盗墓者未被官府惩罚反被表扬,盗了谁的墓?
原题:奸相秦桧墓被记本文作者倪方六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官府及法律的严惩。但是,也有例外,明朝成化年间,南京江宁有一盗墓贼盗墓事发后,世人不只没有人指责他,还被“表扬”了,官府也对他作了从劲处罚。图:现代盗洞,相当专业——先横挖再竖掘这大概也是中国盗墓史的一桩判罚特例了,原来,盗墓贼盗的是大奸相秦桧的墓。秦桧死后葬江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03:21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北辛遗址
中国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县东南约25公里处。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1978~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滕县博物馆两次发掘。有人认为该遗址的主要遗存属于青莲岗文化,有人则提出了北辛文化的命名。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400~前4400年。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大汶口文化的渊源和探索山东中部、江苏淮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存,具有突出的意义。▲陶钵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58: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