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
发掘单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栾川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项目负责人:史家珍

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位于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湾滩村哼呼崖的断崖上。该遗址现有洞口呈扁长形椭圆状,宽2.65米,高0.7米,距现有地面约40米。

该遗址在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并被列入了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由于当地群众在取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旧石器遗物,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后立即通知栾川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对其进行了劝止,并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联合栾川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开始对该洞穴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田野工作从2012年5月开始,于10月结束。现场工作分为淘洗和发掘两部分。发掘面积3平方米。发掘区地层共分为4个大层,其中第1层可以分为两个小层。

①a层:角砾层。厚0-1.1m,不规则灰岩角砾,风化较弱,碳酸盐胶结程度高;
①b层:含粉砂角砾层。厚1.1-2.0m,灰岩角砾多为不规则状,呈堆装聚集,局部粉砂含量较高呈透镜体状;
②层:褐黄色含砾粘土质粉砂层。厚2.0-2.8m,含少量灰岩角砾,胶结程度低;
③层:含粉砂角砾层。厚2.8-3.4m,角砾多为不规则状,弱风化;
④层:褐黄色含砾粉砂层。厚3.4-4.6m,含较大灰岩角砾,表面风化严重。
此次发掘发现有古人类化石、石制品、大量的动物化石和动物粪便化石等。
古人类牙齿化石共6枚,包括1枚前臼齿、4枚臼齿和1枚门齿。前臼齿和臼齿尚未完成发育,其中有2枚牙胚在牙床中尚未萌出,3枚已萌出,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牙冠仅轻微磨耗。前臼齿和臼齿咬合面结构复杂,区别于现代人和晚期智人,具有原始性,与北京周口店直立人相近,属于未成年个体或幼年个体。门齿完成发育,有一定程度磨耗。


动物化石种类丰富,有中国鬣狗、肿骨大角鹿、李氏野猪、葛氏斑鹿、熊、大熊猫巴氏亚种、梅氏犀、貘、狼、獾、竹鼠、豪猪、刺猬等。此外该遗址还发现较多的动物粪便化石。

出土的石制品原料以脉石英为主,有少量石英砂岩和岩浆岩。打片技术以锤击法为主,显示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比较粗犷、原始的一些特点。

孙家洞遗址是河南省继许昌灵井遗址之后旧石器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发现。从目前发掘整理情况,我们可以看出:
一、孙家洞遗址是国内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极为少见的集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于一体的洞穴遗址,地质年代属于中更新世时期。
二、该遗址出土的石制品显示了该区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面貌,具体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与研究。
三、动物化石种类丰富,有典型的中更新世动物种属,其动物群种类丰富和保存完整程度与周口店第一地点动物群相似。
四、孙家洞遗址的人类化石属于直立人阶段,经专家讨论可以称为“栾川人”。
孙家洞遗址发现的材料丰富,意义重大。
一、孙家洞遗址位于秦岭以南、淮河以北,地理位置独特,处于中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线上,是气候和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该区域是人类迁徙演化和动物群交流的通道,对于研究过渡区域动物群面貌、动物地理区系演化、古环境变迁和南北方古人类文化的交流有重要作用。
二、中更新世是探索直立人演化及现代人起源等古人类重要理论问题的关键时期。孙家洞遗址出土的中更新世时期古人类化石对于近年来国际古人类学界直立人演化和现代人起源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也为研究古人类的个体发育及系统演化问题提供了化石依据。
三、动物化石的大量发现和研究不仅有助于遗址周边区域古环境的分析与重建,同时通过现代埋藏学和动物考古学方面的深入探讨,为研究古人类生存模式、栖居形态以及群体组织等国际动物考古学热点问题的探讨做出积极贡献。
四、栾川盆地旧石器遗址点数量多,时代连续长,分布相对较为集中。目前已调查发现的遗址点有十余处,既有洞穴也有旷野遗址,不仅发现有直立人化石,还有晚期智人化石,该遗址群的系统发掘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区域文化发展序列,为研究区域人类演化提供科学材料。
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
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国家一级文物被盗割走,现场毫无线索,案破后发现是成都“老王”
重庆大足石刻被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1995年,重庆发生了一起盗宝案,盗宝人被判了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盗的是什么宝物,获如此重刑?一个佛头!此石佛非同一般,乃释迦摩尼的石像,系国家一级文物,也就是俗话说的“国宝”。事发重庆市大足县。大足,以石刻闻名天下。大足石刻始凿于唐朝,历五代、两宋,到明清时仍在开凿,其中以南宋石窟最为精华,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28:210000农民挖出一巨石 巨石下面藏一古墓 将2大古国的千年秘密给解开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柔然国是一个相对神秘的国度,虽然其曾经一度雄霸天下,但是其历史记载却非常有限。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茹茹公主,这位公主曾经嫁给了北朝时期东魏权臣高欢的儿子高湛。而茹茹公主的墓葬一直成为历史上的谜团,直到最近才被发掘出来。我要新鲜事2023-04-25 20:26:3500002022年游学:中国古车马博物馆通展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国古代陆上交通工具以车、马为主,制车被誉为“一器两工焉者,车为多”,是一个集大成的手工业部门。我国古车以其优异的性能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骑乘所用马具中极为重要的构件——马镫,也是我国首先发明的,在这方面,我国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15:190000从清朝驸马墓盗出金子7斤4两,被查充公,村民不服气去省里告状
康熙皇帝五女墓被挖经过本文作者倪方六1950年2月初,内蒙古(时为热河省)赤峰市境内发生了一起罕见的盗墓事件,被盗对象是位于今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柳条沟村附近的“驸马陵”。从正月初五开始,柳条沟村十多位村民便着手挖墓了。先从墓前挖,但挖了一通后,有人说不能从前面挖,防止前面有暗器伤人,于是从墓后挖。但几天下来,挖了5尺多深,墓顶都挖到了,也没有把墓室挖开。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9:22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长沙楚墓
东周时期楚国墓葬。分布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南郊和北郊。其年代约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湖南省博物馆等单位共发掘楚墓近2000座。这些墓葬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42:48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