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王占奎
石鼓山墓地位于宝鸡市区正南的渭河南岸台地上,是2012年6月石鼓山村民建房时偶然发现的。之后,省、市、区三级考古文博单位即组成联合考古队,在详细调查与全面钻探的基础上,连续两年进行发掘,共清理墓葬15座,出土了各类文物共计230余件(组)。其中,多达92件的青铜礼器与26组铭文及族徽符号,特别引人瞩目。这不仅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又一次精彩的亮相,也堪称陕西乃至全国商周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


钻探表明,墓地南北长约800米,东西约300米。根据墓葬聚散程度,整个墓地可划分为北区和西南区,呈现“大稀疏、小聚集”的分布态势。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按规模大小,可分为中型和小型两类:小型墓墓室面积不足3平方米,两区各有5座;中型墓墓室面积13平米以上,共3座且仅见于北区,大体呈西北——东南一线分布,依次为M3、M4、M9。另外,北区还有形制、规模不明者2座。
墓向分南北向和东西向,多数墓室口小底大,墓底多有熟土“二层台”,个别为生土二层台;中型墓还有数量不等的壁龛。木质葬具,或一棺、或一椁一棺、或一椁两棺。葬式可辨者均为仰身直肢,墓主头朝地势较高的方位,即朝向台地中脊。小型墓大多于头端二层台上随葬一、两件陶器,或单鬲、单罐、或1鬲1罐,少见青铜器。随葬陶鬲以高领袋足鬲为主。而本次发掘备受关注的两座中型墓(M3、M4),随葬品种类丰富,数量多,尤以铜礼器为最,多出于壁龛内。



其中,M3有6个壁龛,5个内出土青铜礼器14类31件,计有鼎、簋、卣各6件,禁、斗各2件,甗、彝、罍、壶、尊、觯、盉、爵、盘各1件;M4壁龛8个,出土青铜礼器11类50件,包括簋16、鼎15、罍、甗各4,壶、簠、盂、牺尊各2,甑、尊、盘各1件。两墓北壁西端壁龛各出1件高领袋足鬲。另,M3二层台及椁室顶部随葬有兵器、车马器及其他小件遗物。棺内均随葬有少量玉器。此两墓相距不远,墓向一致,规模相若,形制相同,出土器物种类与摆放位置接近。凡此表明,两座墓葬的关系密切。而且,两墓均出土见“臣辰先”铭文铜器,更进一步支持这一判断。


出土的92件青铜礼器,不仅数量多,种类丰富,而且铸工精湛,装饰绮丽,也不乏形制新颖、造型异特之器,或属罕见器或首出,皆弥足珍贵。如禁、簠、四耳簋、圆腹簋、方座簋、牺尊等都极具特色。

其中,簠(M4-K8:8),近长方形,侈口,斜壁,长方形圈足。壁饰竖向瓦楞纹及夔龙纹。两端有耳,一侧系铃。盖身形态近同。是考古发现的此类器中第一件西周早期器。牺尊(M4-K2:214),似鹿,有爪有翼,体饰云雷纹衬底浅浮雕的龙纹母题纹样,形态逼真。更重要的是,青铜器上发现了包括“户”“亞羌”“父丁”“史母庚”等26组铭文及符号。总体而言,这批铜器具有商器的一些因素,但又有差异。从组合上看,相对于商墓而言,少酒器而食器突出,体现出一种重食轻酒的文化特色。

根据随葬陶器与铜器特征判断,墓葬年代集中于商末周初。该墓地既有如M3、M4这样规模大、随葬品丰富的中型墓,还有较多规模小、随葬品少的小型墓,显示出一般平民与高级贵族两个层级的人群结构。两座中型墓,也是高领袋足鬲文化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墓葬。

高领袋足鬲伴同大量青铜器集群性出土于墓地,在宝鸡地区还是第一次。同时,发掘的数座同时期灰坑,内涵亦以高领袋足鬲为主,弥补了以往这类居址遗存甚少的缺憾。这有利于以前根据零散而多见的信息所作的、此类鬲代表的是姜姓族团考古学文化的观点。同时,改变了以往高领袋足鬲不可能晚到西周的观点。

居址与墓地俱全,聚落基本要素俱有,由此确认这里当是一处商周时期聚落(封国或采邑),为描绘西周特别是周初政治地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掘中还采用了诸如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显微数字图形采集系统、三维激光扫描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同时,发挥我院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优势,对棺内遗迹整体打包,进行实验室发掘,为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总之,石鼓山墓地的科学发掘,在推进商末周初阶段的考古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科技手段与传统发掘方法相结合的又一次实战演练,也将裨益于今后同类工作。
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宣化角龙:最早的角龙下目恐龙(长1米/距今1.45亿年前)
在恐龙时代,食草恐龙是最多的,其中角龙下目恐龙比较特殊,因为它们不仅防御力强,头上的角还能攻击敌人。而在这其中,宣化角龙比较特殊,它是最早的角龙下目恐龙,出土于中国河北,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宣化角龙基本资料宣化角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米,与结头龙、古角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41位,生活在距今1.61亿年-1.4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宣化角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23:050003日享一书ZZe01《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今天分享的是刘庆柱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记得不知道在哪看的,这个书也是考研必读书目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9:27:560000世园会工地找到的古墓 老婆富贵老公寒酸(将军墓)
世园会的墓地埋葬的是一位魏晋时期的将军。在北京市八达岭长城以北的南菜园地区,世园会施工队挖出来一大片古代墓葬区,年代从西汉到明清,时间跨度长达2000年,这让专家感到异常兴奋。规模如此巨大的墓葬群,其地底下一定陪葬有丰富的文物,考古队员们个个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开始挖掘工作。进入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1:44:270000史书上的“后羿代夏”,是不是真实历史?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根据《左传》记载,夏朝第一位君主夏启,在临死之前传位太康,但太康荒淫无道,于是东夷有穷国首领后羿发动政变,篡夺了夏朝,史称“后羿代夏”或“太康失国”。后羿掌握大权之后,与太康一样荒淫无道,后羿手下寒浞发动政变,取代了后羿,并对夏后氏展开追杀。若干年后,太康侄孙少康长大,整合了夏后氏,以及反对寒浞的部族,最终重新恢复夏朝统治,史称“少康中兴”。我要新鲜事2023-09-26 19:53:150000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60篮球皇帝张伯伦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28: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