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陈国科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近年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建了吐谷浑考古项目组,对该墓葬群展开了持续的考古及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

2019年,项目组发掘了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该墓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是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


墓内出土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包括武士俑、镇墓兽等镇墓神煞俑;骑马俑、风帽俑、文官俑等出行仪仗俑群;狗、羊、鸡、猪等家畜家禽俑;木质列戟屋、叉、排箫等模型器具;木质胡床、六曲屏风、木质床榻等生活实用器及随葬明器;铁甲胄、金银马具、弓、胡禄等成套武器装备。其中如胡床、大型床榻、六曲屏风、列戟屋模型、成套武备等,皆为国内同时期相关文物首次或罕见的发现。



甬道正中出土《慕容智墓志》一合,墓志首次提及武威南山区“大可汗陵”的存在,墓志左侧面还刻有两行利用汉字偏旁部首合成的文字,初步判断为吐谷浑本民族文字。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后期吐谷浑王族谱系、葬制葬俗等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是吐谷浑墓葬考古的重大发现。





2020年,项目组对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地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调查面积400平方千米,确认吐谷浑王族墓葬共计23座。同时整合国内多家单位资源,对慕容墓出土棺木进行了实验室清理。慕容智墓棺木保存完整,棺内见人骨一具,仰身直肢。墓主身着朝服,头枕鸡鸣枕,挽髻,戴幞头,头套金质下颌托,面罩丝织覆面,腰束嵌金蹀躞带,身前放置象牙笏板,盖丝质敛衾,身旁放置有盘、碗、勺、胡瓶等金银餐饮器具;笔、墨、纸等文房用具;漆奁、铜镜及镜衣、粉盒、木梳、骨簪等梳妆用具;嵌金匕首、豹皮弓韬、贴金花漆木胡禄、箭等武器装备。墓主身着丝织衣物多达十四层,包括绢、绮、绫、锦、罗、纱、缂丝等丝织品种类兼备;团窠纹、对狮纹、翼马纹、对鹿纹、孔雀纹、麒麟纹等丝织品纹样兼备;夹缬、扎染、刺绣等丝织品制作工艺兼备。棺内出土如白葡萄酒、笔墨纸、种类多样的丝织品等文物,也为国内外罕见。
2021年,项目组对新发现的天祝县祁连镇长岭-马场滩区3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00平方米。3座墓葬均为带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其中马场滩M1还附带一侧室,甚为独特。墓道内均殉有整马,1~3匹不等,墓室均遭盗掘,顶部坍塌,北侧设砖砌棺床,共出土各类文物290余件。



从马场滩M2出土的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冯翊郡太夫人党氏墓志》可知,该处墓群为唐早中期吐谷浑蓬子氏家族墓地。此次发掘进一步丰富了墓群的文化内涵,廓清了墓群的基本布局。墓志中有关吐谷浑蓬子氏的记载,对研究吐谷浑史、唐代军事建制,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唐蕃战争、延州阁门府及“安塞军”的来源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持续的考古工作,现可初步将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分为以慕容智墓等为代表的岔山村区(“大可汗陵”区)、以弘化公主和慕容忠墓等为代表的青咀-喇嘛湾区(“阳晖谷”陵区)和以党氏墓等为代表的长岭-马场滩区(“白杨山”陵区)三大陵区。
墓群整体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征和“牛岗僻壤、马鬣开坟”“地踞龙堆”的墓葬选址特征。墓葬均具有唐早中期中原地区高等级墓葬的基本特征,以唐代葬制为主,兼有吐谷浑、吐蕃、北方草原等文化因素。
该墓群的发现使我们能够从文字和实物层面,生动揭示吐谷浑民族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历史史实,并从中窥见归唐吐谷浑人思想观念、物质生活、文化认同等历史细节的变迁,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典型案例,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学术支撑。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葛剑雄:地图上的中国和历史上的中国
先师谭其骧先生在主编和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的三十多年间,一直无法回避一个重大问题——这套地图集需要显示的从原始社会到清末的“中国”有多大的范围,以什么为标准,在地图上如何表示?在当时,这不仅是前所未有的学术难题,更面临着政治上的风险,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和“心有余悸”的年代。到《图集》终于开始分册修订,即将公开出版时,他在《总编例》中正式确定了这一原则:0002江苏宜兴挖出西晋家族墓,出土一件国宝级瓷尊,世界上仅此一件
中国古代陶瓷可以说在世界上拥有其他国家无可代替的地位,虽然说,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明都发明出了陶瓷,但是只有中国将陶瓷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宜兴,陶瓷之都宜兴,位于江苏无锡,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都,早在西汉时期,宜兴就已经开始成为陶瓷烧造的中心,而宜兴陶瓷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发明了名为紫砂壶这种器物,当中国其他地方在研究瓷器的道路上迈进,宜兴却把关注中心放在了看似粗糙的陶器上。我要新鲜事2023-06-04 20:04:4800002021年度西南考古协作会暨古蜀文明与西南夷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年10月14日至15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物局指导,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2021年度西南考古协作会暨古蜀文明与西南夷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广汉召开。来自川、云、贵、渝、桂、藏六省区市的考古文博机构、高校考古历史院系相关领域负责人和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中国文物报社等十余家单位的90余位代表参会。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42:490000朱元璋到底长啥样?日本人抢走朱元璋老家寺内古像,上绘真实相貌
朱元璋出生与修陵的传说本文作者倪方六有关朱元璋的故事,大概每个南京人都能韶上一大堆。一般人都认为朱元璋嗜杀成性,实际上开国皇帝谁没有两手?民国学者王焕鏕辑《明孝陵志》,是一本专门记述朱元璋死后事的书籍,从这本书中搜集到的史料里笔者发现,朱元璋并不是什么坏人,倒是一位移风易俗的好皇帝。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样,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0:370000霍元甲怎么去世的 揭开墓穴后有所发现(霍元甲墓)
霍元甲的死亡可能是因为日本人下毒。霍元甲作为武术大师也想踢碎东亚病夫。可在壮年的时候就传出他在上海病逝的消息。这一年他才42岁,正值壮年,为何就突然去世了?民间一直流传霍元甲是被日本人毒死的。霍元甲之死我要新鲜事2023-02-24 15:2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