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挖出千年古墓,墓内46名少女赤身陪葬,头骨上长绿色“菜花”
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丧葬文化始终是我国社会中的重中之重,受封建腐朽思想的影响,在我国丧葬文化发展进程中,也曾出现过残忍的殉葬制度。
自殉葬制度出现以来,无数无辜之人被迫殒命,现代考古研究进程中,诸多殉葬墓的出土,也令世人亲眼见识到这一封建制度的残忍之处
十五年前,我国专家曾经挖出一座东周大墓,而其中更是有着四十六位殉葬少女。这些殉葬少女赤身白骨,其骸骨上更是长满绿色“菜花”。那么,这一墓葬究竟是何来历?这些殉葬少女身上长有的“菜花”又是何物呢?

2007年,我国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所长得知,江西靖安县发生一起大型盗墓案件,经过初步了解,所长认为这座墓葬很可能属于明清时期,其研究价值并不是很大。
可当他来到现场进行查验后却发现,这座墓葬的凸起形状非常特殊,与明清墓葬有着极大差别,通过简单的勘测分析,最终,所长判定这座墓葬极可能属于东周时期,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为避免此墓遭到进一步破坏,考古研究所的所长立即组织考古团队,对这一墓葬进行抢救性的发掘。
此后,凭借着公安部门的协助,盗挖此墓之人被顺利抓获,在对盗墓之人进行审问过后,专家们得知,盗墓贼仅对墓葬的外围进行盗掘,并未对墓葬内的诸多棺椁及陪葬品进行破坏。
据专家们的初步勘测可知,此墓的规模极大,与寻常墓葬有着较大的差别。在此前的日子里,考古专家们几乎未曾发现过如此规模的墓葬,若是墓中未曾遭到严重破坏,想必也会对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通过对此墓附近的村民进行调查走访可知,原来,民间传言,这座墓葬下方共埋葬着五十口棺材,每一口棺材都是由珍贵的金丝楠木打造而成。得知这一情况后,专家们便开始对此墓进行深层次清理发掘。
此后,经过专家们的不断努力,此墓中共出土四十其口棺材,可与民间传说中的情况不同,此墓当中的诸多棺椁,并非金丝楠木制成。
在将其中四十六口棺材一一打开后,专家们发现了许多白骨遗骸,据相关技术检测可知,这些遗骸的年龄大约在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之间,且此类遗骸的身上也并没有穿衣服,由此可以判定,这些死者在入葬时是赤身裸体的状态。

不仅如此,在对这些白骨进行清理的过程中,专家们更是在白骨上发现了许多绿色的“菜花”状物体,经过科学检验发现,这些“菜花”为尸体毒素及空气真菌的结晶,之所以这些遗骸体内会有着大量的毒素,也是因其入葬时并非自愿,而是遭到他人的毒害。
据专家分析可知,这些少女应属于墓主人家中的奴隶或侍女,在墓主人去世后,她们便遭到毒害,并被赤身裸体地葬入墓主人陵墓中,为墓主人陪葬。
基于这些遗骸的出土,我国专家得以对先秦时期,南方地区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仅如此,通过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漆器、竹木器、玉石器等一千多件珍贵文物的帮助,我国考古学家得以对东周青铜文明,有着全新认识,而此墓及其周边的古文化遗址调查工作,也对我国专家重建江西青铜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结构最为奇特,且埋葬棺木数量最多的一坑多棺型墓葬,时至今日,这座东周古墓,仍是我国考古学界内研究的重点对象。

结语
现代社会中,随着一座又一座古墓的出土,我国历史研究事业得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凭借着此类古墓的帮助,我国人民能够认识到真实历史的发展风貌,并从中体会腐朽落后制度的糟粕之处。
现如今,我国早已摆脱此类糟粕制度的影响,并实现了新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环境亦变得更加自由宽松。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将实现更高水平的提升。
相信在未来社会中,随着对历史的不断深入分析,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之路,将变得更加光明,国家复兴伟业,亦将早日完成。
曹斌、徐长青等: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铜器
小瓜按:汉代的青铜文化与商周时期很大不同,虽然青铜器依然是贵族的标志,是贵族墓葬的标配,但是在之前青铜礼乐器的基础上,汉代的青铜器更多展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海昏侯墓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全面地展现海昏侯生前生活的气息!曹斌师从著名北大著名考古学家刘绪先生,是人大商周考古的新星,这篇文章对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和梳理。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7:140001汤惠生:痛苦的欢乐——俞伟超先生逝世周年祭
幽咽而遥远的单簧管引领我进入阅读俞伟超先生《古史考古学探索》一书的最佳状态。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是俞先生生前最喜爱的音乐之一,我想他这部著作中的许多文章一定是在《蓝色狂想曲》音乐的伴随下写成的。《古史考古学探索》中可以听到格什温痛苦的欢乐与沉静的激情。0000中国史前大洪水的原因 科学家找到答案 难怪大禹成功治水
远在大约4000年前,华夏联盟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浩劫,大洪水席卷着高山和平原,人们在洪水中艰难求生。古代经典《史记》中描述到:“洪水滔天,波涛汹涌,人民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我要新鲜事2023-09-28 20:52:540000考古中国 | 陕西靖边清平堡发现明代城隍庙遗迹
陕西考古院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6月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遗址等3项长城考古的新发现,充分展现了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长城沿线地区文化、民族的频繁交流与融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49:000004关于举办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博物馆社会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线上培训班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水平,加强博物馆社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中国文物报社拟于2022年12月6日至8日举办“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博物馆社会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线上培训班”。具体安排如下:一、培训性质本次培训为线上社会公益性公开课学员自愿参加听课,不收取培训费用二、培训时间听课时间:2022年12月6日—8日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17: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