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举办
4月18日,新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讲话,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清华出席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作主旨发言。
关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国家文物局与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密切协作,强化顶层设计、夯实考古基础、引导多方投入,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关强强调,新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要更加强调服务国家大局,进一步构建更高定位、更广纵深、更优质量的战略布局;要更加强调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更加强调讲好中国故事,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更加注重考古研究,树立“全流程考古、可持续考古”的理念;要更加注重科学建设,坚持高水平规划、保护第一,充分发挥遗址博物馆的阵地作用,做好价值利用;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论坛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论坛上,全国40余家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青年代表聚焦“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新视角”“青年新思潮”“新时代遗址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分享研讨。21个省(区、市)文物行政部门、13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立项单位代表30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直播吸引了350多万人次参与。会后,论坛代表参加武汉市两江四岸“考古中国·长江之夜”文化展示活动。
作者:李瑞 李元梅
来源 | “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国家图书馆开启2023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第28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为更好地推进全民阅读、服务读者、宣传推广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精心策划系列活动,推送丰富阅读资源,与广大读者在这个温暖的四月,开启新一季的阅读。本次主题活动分为四个部分。文津篇:揭晓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开启宣传与推广活动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凤翔秦墓
东周时期秦国墓葬。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南秦都雍城遗址的南面。年代为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晚期。1976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发掘。经勘查和发掘的有三畤原上的秦公陵园和三畤原北的八旗屯、高庄等地的中小型秦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9:170000韩茂莉:一年之计在于春——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耕”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8:05:460000中国皇帝陵墓中 为何总是放大量的水银(古墓建造)
皇帝陵墓中的大量水银是为了引导气场流动,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在中国的古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他们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为了让皇帝在死后依然享受生前的荣耀和尊贵,他们在建造陵墓时采取了许多独特的方式。放置大量的水银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做法。尤其是在秦始皇的陵墓中,据说有着上百吨的水银。古墓水银我要新鲜事2024-01-22 20:18:180004王宁:谈训诂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
训诂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经过20世纪较长时期的断裂后,于70年代末开始复苏。从复苏到20世纪末20余年的时间,训诂学在较好的学术环境下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清理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明确自己的研究范围和目标,已经渐趋成熟。进入21世纪后,训诂学正是在这个起点上向前发展的。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