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图书活起来——评视频图书《玉见月河》

书名:《玉见月河》
张友来 乔保同 编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7564953928
定价:398元
2023年3月12日,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座教授、古代玉器检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友来和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乔保同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古玉科学研究丛书《玉见月河》正式出版发行。就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该书发行一个月的时间,网上就有50余万阅读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该书采用高清照片与超景深显微视频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视频与图书相结合,通过扫描二维码,让读者可以在手机上欣赏到动态的显微视频,从微观角度感受古人治玉工艺的神奇与魅力,读者还能够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和见解,在读者之间进行互动,应该说是中国首部“活”起来的出土玉器视频图书。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河南南阳桐柏县月河镇左庄村及附近,先后出土了一批与“羕”(养)有关的铭文铜器。90年代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物单位发掘了春秋末期“羕子受”墓,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青铜礼器和玉器,其中玉器数量多达七百多件。“羕子受”墓玉器背景清楚、品类齐全、造型精致、纹饰精美、工艺考究,是一批珍贵难得的玉器考古资料。
这处墓地处于南阳盆地的东部边缘,位于淮河上游和黄河与长江文明交汇地带,其玉器风格兼具中原文化、楚文化和东南文化特征。另外,墓葬中还出土有多达 30 余件早期遗玉,其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二里头文化、商周时期以及春秋早期玉器。其中一部分保存完好的玉器是被直接拿来使用的,另一部分则是经过加工改制。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带有边缘钻孔的片状玉器,如玉虎、玉龙、兽面纹牌饰、蝉形饰以及各种不规则的玉片等,专家认为,这些出土玉片可能是缝缀在殓服上的,应当是流行于两汉时期玉衣的早期萌芽阶段。
据了解,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杜金鹏先生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文化遗产科学体系创新研究”之课题“出土玉器科学研究”展开实施,先后选取了十余个具有代表性遗址的出土玉器作为研究对象,集合历史、考古、地质、工艺和美术等学科的专家组成课题组,在利用现代先进科学仪器进行科技检测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历史背景、文物价值、玉料特征、艺术风格、治玉技术、社会功能等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研究。2014年,课题组选定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月河春秋墓出土玉器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出版了研究报告《桐柏月河春秋墓出土玉器研究》,这次出版发行的《玉见月河》应该是其姊妹篇。
在与《玉见月河》主编张友来教授谈话中了解到,他作为课题组的重要成员和科技检测研究的负责人,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用了近十年时间,使用红外光谱仪、微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现代科学仪器,对月河墓出土玉器采集了超十万组数据,拍摄了数万张高清照片。《玉见月河》是从中精选出来的,可谓十年磨一剑。
可以看出,该书是在各类专家组成的课题组综合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该书广泛地使用现代科学仪器进行了全方位的科技检测,采用多种表现手段,可以清晰和立体地看到器物的局部或全貌;引入了现代流行的网络技术,实现了图片、视频与网络的有机结合,让读者可以在手机上欣赏到动态的显微视频,从微观角度感受古人治玉工艺的神奇与魅力,适合各个阶层人士的研究、阅读和鉴赏需求。正因如此,《玉见月河》被称为中国首部“活”起来的出土玉器视频图书。
视频图书《玉见月河》的出版,探索了让出土文物在图书上活起来的路子,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践行了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是一部极具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形式相结合的图书。该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制作精良、传播广泛,充分发挥考古资源优势,融合新媒体形式,对推动文物出版全媒体传播具有示范引领效应。
作者:孙英民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万历皇帝墓被打开 解密古代皇帝身高(皇帝身高)
万历皇帝的身高只有1.64米可以看出古代人的总体身高较矮。1957年,明朝万历皇帝考古挖掘现场。在整整挖了一年后,考古队终于在地下70米的地方找到了地宫的最后一道屏障金刚墙。带着种种的一律期待和希望,考古队连夜拆开金刚墙规字形开口内的一块块重达24公斤的风气城砖。随后,一名考古队员壮的胆子进入金刚墙后,发现里面并没有机关,此时摄影机紧跟其后,真实记录下金刚墙里的玉石。打开地宫我要新鲜事2023-10-24 19:40:470000楔形文字的诡异起源:突然出现突然成熟 至今还找不到源头
大约5200年前,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突然涌现,这一文字系统的形态非常抽象,被认为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之一。尽管最早期的楔形文字(乌鲁克IVa)已经相当成熟,但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楔形文字的起源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要新鲜事2023-09-24 20:38:340001软萌的硬知识 | 2192个考古盲盒里,都有啥?
来源|众望新闻编辑|张怡实习编辑|王雨莹复审|冯朝晖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47:070002中国发现65米巨人骸骨,巨人真的存在吗?(真相揭秘)
在神话传说里总是有着巨人的身影,巨人真的存在吗?在世界各地都有关于挖到巨人遗骸的消息,还有人说在中国发现65米巨人骸骨,这是真的吗?下面探秘志的小编就来为大家揭秘一下。中国发现65米巨人骸骨网传中国发现了65米巨人骸骨,但小编找了很久也没有发现相关的消息,不知道这65米巨人骸骨的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那么巨人真的存在吗?世界很多地方好像都挖出过巨人骸骨,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07:150000海外国宝:尼克森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藏品
自成立至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历史,20世纪上半叶堪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历史上的辉煌时代,杰出的芝加哥收藏家们的慷慨捐赠使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体系得以创立和丰盈。以百年纪念为契机,我们借由资深研究员ElinorPealstein的梳理,以系列专栏的方式重访亚洲艺术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走过的道路,钩沉收藏家们的传奇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2:13: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