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发现神秘“妖楼”,墓之壮观,被誉为考古界“奥斯卡”
人们都知道古都西安、洛阳城外郊区多见古墓群,但吐谷浑墓葬却鲜为人知。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青海省考古所在吐谷浑的都城之一——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也发现了2000多座古墓。
而且,据专家研究估计,这些古墓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
这些古墓中,有一座被誉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它就是“血渭一号墓”。
它被人熟知是由于出现在《鬼吹灯》小说中,即“九层妖塔”系列。

血渭一号墓周围还有许多小古墓,数量达200余穴。国际学术界把这个古墓群称作“热水墓群”。
青海发现的神秘“妖楼”
1996年,热水墓群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还入选了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血渭一号墓则是整个墓群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墓葬,素有“九层妖塔”之称。
通常的陵墓皆藏于地下,但血渭一号墓却建立在一座孤立的山顶上,气势磅礴,颇有直冲云霄之势,山脚下的墓群呈扇形排列,围绕着这座宏伟的建筑,非常引人注目。
它坐南朝北,高33米,东西向55米,南北也有37米之高,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大墓由上而下,每隔一米左右,就有一层排列整齐横穿冢丘的木头,木头夹着石头一层一层往上叠加,好似现代人造房子一样,一共有九层之多,所以它也被称为“九层妖楼”。
不过,人们之所以称其为妖楼,除了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外,还有一直流传于当地的传说。
当地热水乡的藏族和察汗乌苏的汉族、蒙古族群众都叫它“九间楼妖魔洞”,围绕着九间楼妖魔洞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古墓就叫妖魔洞。
先祖们流传下来的故事是:很久以前有一个妖魔头儿,率领着千万妖魔,占据着热水河两岸的肥沃草原。
魔头聚敛了无数的财宝,藏在一个最大的洞中,这就是九间楼妖魔洞。
其他各色妖魔也都把自己的财宝藏在洞中,于是就有了这连绵数百里的妖魔洞群。
震惊全国的盗墓案
1996年,相关部门曾对血渭一号墓进行过一次挖掘,但仅仅挖掘了两层就没有再继续。
因为在挖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动物干尸和陪葬品,再加上当时技术落后,倘若继续深挖,或许会对大墓的的整体保护不利,造成不必要的二次破坏,挖掘工作也就此搁置。
可这样一座颇为壮观的古墓,不免被盗墓贼惦记。2016年11月的一天夜里,一辆载着5名男子的面包车从青海省都兰县城出发,五人皆为都兰县本地人,血渭一号墓就是他们此次的盗墓目标之一。
这一次,他们在血渭一号墓的东北角盗走了一个铜制油灯和一个碗,但油灯拿出来不久便风化、破碎了,这个碗卖了两万元。
2017年,有人找到了当时5人之一的夏某,重新组成一个盗墓团体,但这一次,他们盗走了文物共计646件。
件数众多,众人希望打包销赃,由于金额巨大,过程并不顺利,后被警方盯上。
终于,在五人准备以8000万元的价格出售这批文物时,警方决定收网,夏某等人被当场抓获。
后经鉴定,这些被盗文物中一级文物16件,二级文物77件,三级文物132件,一般文物421件。
由于被盗文物数量巨大,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专家开始对血渭一号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这次发掘中,很多出土文物都是从盗洞里找到的,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盗洞让人看了触目惊心。也正是由于这次发掘,彻底揭开了血渭一号墓的神秘面纱。
价值巨大的血渭一号墓
2018年,对血渭一号墓的发掘工作重新启动。这一次,结合出土木材的树木年轮,专家推断血渭一号墓的年代大致为公元8世纪中期,也就是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统治时期(公元704~755年)。

结合敦煌文书《阿柴纪年》记载,初步推定墓主人可能就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王莫贺吐浑可汗。
据估计,整座墓大约需要1万人耗时1年才可以修建完成。如此强大的工作量,足以彰显出墓主人身份的尊贵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整个墓葬经过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在一千余年以前,施工工程就遵循了比较成熟的方式,还设有施工通道和防盗设施。
墓室采用木石混合的结构,各个墓室之间还依据功能不同做了区分和不同的结构设计。
主墓室内白墙为底,上面画了彩画,还出现了红色斗拱,墓地虽然身处青海,但充满了中原文化特征,整个墓室好似一个地下宫殿一般。
南边的侧室还发现了陶器、漆器、木岸和羊骨,推断可能为厨房,北侧墓室则出土了木床,还具有防潮功能,同时,发现了大量的皮革用品,推测是“衣帽间”的作用。
另外,在以往的古代墓群中,并不曾发现过粮食陪葬品,这座墓群中发现的粮食陪葬品无疑给中国考古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建筑结构令人震惊外,这次发掘,在遭严重盗掘的情况下,仍出土残存的遗物金银器还有1200余件、玉石器300余件之多,可见埋葬的文物价值之巨大。
但由于挖掘过程中发现盗洞数量很多,更是让人对可能已经丢失的文物扼腕叹息。
墓中还出土了许多玻璃碗、象牙梳、皮靴、海螺等物品715件。这些都是丝绸之路常运输的物品,让人不禁感叹古丝绸之路中青海道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中华文明的不断的融合过程也在这次抢救性挖掘中展现了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称:2018血渭一号墓是热水墓群乃至青藏高原地区发现的布局最完整、结构最清晰、形制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之一。

它的墓园、墓室结构、其中的祭祀建筑都是热水墓群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
2018年的发掘也是将土谷浑陵墓形制的特征展示了出来,为研究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马王堆发现“湿尸”,考古队却无人敢动,盗墓贼不屑:让我来
我要新鲜事2023-08-05 19:52:500000王光尧:古代陶瓷器研究的目标与层次
物质文化史无论是出发点还是研究目标,都是基于文物学研究又高于文物学研究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对追求透物见人之考古学研究的另一种说法。在掌握了大量古人遗留下来的陶瓷器及相关的资料,对于陶瓷器的研究应不止于陶瓷史,而是将其置于更宏大的历史架构之下,探讨古代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礼仪制度、社会组织、文化交流直至族群融合等。物质文化,依然是人之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6:01:230001观展:玉兔精灵 上海博物馆特展之兔年文物
上海博物馆每年例行大厅展览,通常都会放出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的馆藏当年属相的藏品,其中不乏让人大为震撼的精品。牛年的时候,他们拿出来了商代的牛尊,之前从未见。虎年的时候,晒出来的汉代鎏金铜虎,更是让人大为震撼。而兔年,又拿出来了唐代的白兔…令人感慨,十分期待上海博物馆早日搬到新馆,把一些常年不见天日的佳作铺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19:030000丽齿兽:二叠纪最大掠食者(长4米/首个长犬齿哺乳类)
丽齿兽是一种兽孔目下的哺乳类爬行动物,诞生于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体长普遍可以超过2.5米,其中颅骨就占到45厘米长,拥有着现代猎豹般的速度,每小时可以奔跑100公里,算是在恐龙诞生之前最强壮的一种顶级掠食者。丽齿兽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26: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