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年的古墓被发掘 现场由武警维持秩序 还找到了两项世界记录
我国地大物博,其中的许多地名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比如带有“京”字的地名就说明在古代多有帝王在此建都立国,而带有“陵”字的地名则一般与古墓有关。在湖南有一个名叫“沅陵”的地方,虽然带有“陵”字,但千百年来人们并没有将其和古墓联系到一起。然而,在1999年的某一天,沅陵县城西的虎溪山正在进行施工时,出现了大量的“白膏泥”。这引起了老师傅的注意,因为出现“白膏泥”就说明下面可能藏有规模颇大的古墓。于是,大型挖掘机仅挖出了两大坨的“白膏泥”,下面就出现了很多木炭和摆放整齐的木板。这证明了地下有大型古墓的判断。施工队通知了当地的文物部门,并等待考古专家的到来。由于这座古墓已被严重破坏,考古人员清理了数天之久才真正看到基本的结构。随后的发掘工作也证明了这是一座“竖穴”墓葬,规模和著名的“马王堆”差不多,足见其墓主生前的显赫地位。

但这座大型古墓究竟是谁的呢?在场的专家又联想到了“沅陵”这个地名,后在《汉书》中证实,“沅陵”早在西汉时期,是长沙王儿子“吴阳”的封地,而且他的爵位就叫做“沅陵侯”。这座古墓的规模和葬品也证明了这一点,仅残存的墓道就有14米长,11米宽。但是这座古墓躲过了历代来人的光顾,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相对完好的状态。在这座古墓中出土的竹简,虽然比不上青铜器、金银玉器等实物类的“国宝”,但每一件器物都称得上是精美绝伦,同时也体现出了汉代时期的最高制作技艺。这些竹简最终被确定为3万余字沅陵汉墓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经过考古人员的辛勤工作,竹简最终被确定为3万余字。这堆黑乎乎的东西竟然是一万多片竹简;而且在地下沉睡2700年,直到今天上面的文字竟然还能依稀可辨。这堆竹简中记载了两项重要内容,一项是“黄薄”,说白了就是一部颇为详细的汉代沅陵地区的人口户籍目录,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关于“人口户籍”统计的文献;第二项则是最早的“食方”,也就是今天说的“菜谱”,里面记录了多种汉代美食菜肴的操作流程。

这些竹简对我国的历史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同时2700年前的“菜谱”问世,也称得上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国宝了。沅陵汉墓的发掘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的认识,更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历史文化之旅。
广东神秘洞穴发现千年古墓,墓门被专家打开时,里面金光四射!
赵昧是南越王国的第二任国王,而南越国是西汉初期的一个诸侯国。赵佗,赵昧的祖父,是南越国的第一任君王。赵佗掌权整整67年,这期间南越国得以稳定,经济也得到了发展。赵佗死后,他的孙子赵昧继承了王位,并为他的爷爷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陵墓,以示孝心。我要新鲜事2023-04-16 19:48:480000新发现|江苏南京市浦口区九峰山路古代遗迹的发掘收获
南京市浦口区九峰山路古代遗迹项目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环保产业园内,沿浦口九峰山东侧而建,北接浦口老山,西临滁河,全场2.1公里长的规划道路地带。为配合南京市浦口区环保产业园的基础道路建设,2020年起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地块进行了调查勘探、次年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执照进行了系统性的发掘。整个发掘持续了一年半左右,共清理墓葬201座和遗址2处。九峰山路项目航拍图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05:520001孙殿英是明末抗清名臣后代,挖东陵只为被“臊奴”俘死祖宗报仇?
原题:孙殿英盗清东陵大案(二)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继续说说大家都知道的孙殿英盗清东陵案。图:清东陵第一帝陵——孝陵前三路三孔桥上篇说了孙殿英盗挖清东陵的动机,说是为了挖断大清朝的“龙脉”,断他们复辟的念头。实际上,有关孙殿英盗清东陵的说法很多,并不仅仅是这个一点。从后来孙殿英本的谈话里可以知道,他虽然有土匪的气质,但也有中原男人的血性,还有一些革命的因素。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27:330000付巧妹:见证新科学分支的诞生和发展
本书展示了一位科学家如何将科研融入生活的过程。斯万特·帕博面对一次次失望,不轻易放弃,在克服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让研究成为经典和永恒。如作者所说,他记录的是完成了一个个科研项目的人和事的组合。这让我们身临其中,感受科学和生活的魅力,真实面对自己的优缺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4:170000马三立先生详解相声演员的谱系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54: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