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出土的“不老仙丹”是什么成分制成的?
我要新鲜事2023-04-24 00:19:090阅
在前面的一些节目之中,我们提到了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过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实际上还有一些博物馆从不对外人展示的神奇物品。在南京市博物馆的地下库房,有这样一个锦盒天天有人专门照看,并且定期进行巡逻,似乎里面装着的东西比金子还要珍贵。那么,锦盒里到底装着一些什么东西呢?这件东西又为什么不能公之于世呢?

原来,锦盒里所收藏的“宝贝”是南京从古墓里发现的一种红色药丸,经化验和对照史料,而这种红色药丸,就是传说中的“不老仙丹”,距今有1600年之久,据说,养在锦盒里的这批“不老仙丹”只有米粒大小、通体红艳,似乎异常珍贵。

那么发现这些“不老仙丹”的墓葬究竟是什么来历呢?原来,在1965年,考古发掘人员在南京象山的一座东晋大墓的墓主人头部位置的一个直径约10厘米、圆形的漆盒内发现了这些红色仙丹。那么,这些“长生不老仙丹”究竟由什么成分组成?上世纪60年代,为了解开这些小丸子的身份,有关专家拿了其中三粒,对它们进行化验,结果令人震惊,化验显示丹丸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其中硫的含量为13.0%,汞的含量竟然达到了60.9%。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中,信道士之言,服食长生不死之药而死的皇帝约有10人,东晋的哀帝就是第一位死在丹药上的皇帝。公元365年,晋哀帝像往常一样吃了“不老仙丹”,但在此之后身体就开始变得迅速燥热难当,很快就中毒身亡,撒手人寰。现代人看来,这些丹药成分都是让人谈之色变的剧毒物质,如果这种丹药吃的时候不掌握药量,很容易就会因为丹药的毒性而一命呜呼。所以,那时热衷于炼丹术的道士服药中毒事件屡有发生,而道士们却将服药中毒猝死讳言为白日升仙,实际上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细长龙:欧洲巨型植食恐龙(长18米/脖子占到一半长)
细长龙是一种巨型的蜥脚类恐龙,属于泰坦巨龙类,体长可达18米,生存于84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四肢粗壮类似大象,而脖子和尾巴则非常修长,细长龙的第一批化石出土于欧洲西南部的西班牙。细长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32:58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43:410002「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殷墟
▲殷墟鸟瞰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又名殷虚。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面积约24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后期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273年。年代约当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遗址发现于20世纪初,1928年开始发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墟平面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0:39:050004明代县令家族墓被找到 居然还是个清官(清官墓葬)
专家发现的明代古墓没找到有价值的文物。在河南省鹤壁市新村的考古工地,专家正在对一处明代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能修建这么豪华的墓葬,墓主人生前一定非富即贵,可木门却被青砖牢牢封死。透过门缝专家惊喜地发现墓室内的棺椁保存完整,取走封门砖,木门上的图案清晰可见。墓葬主人我要新鲜事2024-01-10 17:39:110004为什么叫霸陵:因靠近灞河而得名(汉文帝刘恒的陵墓)
当年《美人心计》大火,陈键锋饰演的刘恒温文尔雅,和林心如演的窦漪房一起相亲相爱,最后抗击了吕后和朝廷的种种阴谋,成功登上皇位,刘恒也成功成为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不过可惜英年早逝,据说他死后的陵墓叫做霸陵,那么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为什么叫霸陵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08: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