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挖到神秘古墓,棺盖惊现“开棺即死”专家打开棺盖现场躁动
众所皆知,陕西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古城,在西安定都的有十三个皇朝,而在西安地底下安葬的古幕更是不计其数,因此西安也变成了盗墓者频繁光顾的地方。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科院考古学家在西安城西的梁庄村周围做勘查时,出乎意料地找到了一座古幕,随后对古墓做了挖掘工作。通过初次勘查和挖掘,该墓是一个矩形竖井坑墓,古墓约长6.8米,古墓约深2.9米。考古学家通过清除完土夯,古墓正中间摆放着墓主人的墓棺,墓棺周围就是墓志铭,上边刻着9个字“隋左光禄大夫女墓碑”,而在后边的棺木上发现“开棺即死”4个字,把专家吓到了。

石棺呈矩形,石棺长1.92米,宽0.89米,高1.22米,石棺的棺盖被雕刻成宫殿的楼顶,整体楼顶被精致地以浮雕的形式雕刻出房瓦。当开启石棺后,墓主人身体上的麻丝织物已腐烂,下边散着骨骸和随葬品,这其中有金银器、玉器、陶瓷器、陶鼎和各类饰物。这其中最有名的是1条华光闪耀,绚丽多姿的项链,这条项链的出土惊动了考古学家,更让人诧异的是这条项链戴在一位9岁小姑娘的脖子上,由此可见,她生前是非常喜爱佩戴漂亮饰物。
依据新出土的墓碑和相关历史资料记录,李静训出身高贵,她的高祖父是北周的骠骑将军李贤,祖父李崇同样是一位名将,年轻时追随北周武帝征战北齐,之后又追随隋文帝一同打江山,官至上柱国。李静训的生父是李敏,官至幽州总管,不过在抵抗匈奴侵入的战争中,为国捐躯。而李静训从小被养于宫里,才华横溢,北周宣帝和王后李丽华都非常宠溺她。

大业4年(即公年608年),年仅9岁的李静训在宫里病故,太皇太后杨丽华非常伤心,并将李静训做好了厚葬。在不到3平方米的石棺中,除了一小部分的陶鼎、陶瓷器,还新出土了许多贵重文物,如金器,有嵌玉器金链子、黄金戒指、杯子、银钗饰物等,和陶器、玉器、铁器、骨、木漆器和丝织物等,其中竟然有一些是藩国进贡的物品。从这些能够看得出太皇太后对其非常的宠溺,墓室不亚于王侯将相。
陈淳:考古学发展的历程及其代表人物
考古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发展已有200年时间了,而作为一门西学东渐的外来科学,它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到100年。科学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历程,被考古学史家大致分为进化考古学、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几个阶段,体现了研究目的、分析方法和科学思维的重大转变。科学考古学的诞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9:01:110000埃及四大考古发现,看了令人奇怪,近代发明千年前曾出现?
众所周知,人类发展史上共有六大文明,分别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希腊爱琴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波斯文明、苏美尔文明。这个时期并没有中国一席之地,华夏的文明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约1400年前。在这些文明中,古埃及始终笼罩在一层神秘面纱之下,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04:100000一图了解安阳殷墟的十五次发掘
主要参考资料段振美:《殷墟考古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陈洪波:《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徐坚:《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科学出版社,2012年。0000中国“洛书”: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周易说“文明以止”
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河图洛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神秘图案,被誉为“宇宙魔方”,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根据史书记载,河图洛书的发明者,要么伏羲、要么黄帝仓颉、要么大禹。因此,对于“河图洛书”的起源,以前学者普遍认为不会太早,上限大概在五帝时代前后,距今应该在5000年左右。我要新鲜事2023-06-11 20:11:050000史念海: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4
四、吐蕃侵占河陇后所引起的变化天宝季年所发生的安禄山的叛乱,对于唐代的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次叛乱到后来虽告敉平,唐代却难以恢复其以前的盛况。尤其是河陇等处更是如此。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