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为扁鹊所著!成都重磅考古发现重现世
2012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大量医学简牍,由此开始了多个部门参与推动的、以“天回医简”为名的简牍研究整理工作。历经十年,“天回医简”经多方努力,进行了研究、修复、还原,并被整理出版。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
经专家反复研究求证
“天回医简”或为失传的扁鹊医书
2012年7月,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三号墓出土了930支、共计两万余字的医学竹简。这一发现使成都地区成为我国又一处重要的汉代简牍出土地,出土简牍最终以发现地点及简文内容命名为“天回医简”。

2013年12月16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出土的竹简被泡制在特殊的溶剂里,便于日后的储存。
专家们发现,出土的竹简中包含了许多医学术语,应是一部古代医学著作,并发现一个叫“敝昔”的人名。敝昔是谁?在深入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专家们发现“敝昔”就是扁鹊。加之,医简内容大多是讲色脉诊以及针灸原理的内容,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还发现了关于“五色脉诊”的内容,这正是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

根据考古和学术的推断,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仓公淳于意的行医与授学时间相去不远,墓主人下葬年代在西汉景、武时期,其年辈应与仓公弟子相当。
“我们经过反复的求证, 研究团队证明了‘天回医简’确为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汉景帝时由齐鲁传入蜀地,是汉代主流医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说,书中所反映的汉代医疗水平已十分发达,不但用上了“中成药”,更有详细的色脉诊体系, 证明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专家们还发现, 《黄帝内经》或为《天回医简》解经之书。在与传世文献《黄帝内经》的比较研究中看出,《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而这个“经”就是《天回医简》。
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之后
四川又一重要考古发现
“天回医简”的考古发现
与全国其他简牍类考古发现相比
有什么特点?
在四川考古发现中
有什么特殊意义和重大影响?
四川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濮新介绍,四川地区古代竹木漆器大多数保存较差,除1980年青川郝家坪战国墓曾发现2件木牍外,迄今为止,“天回医简”是四川地区竹简类文物的首次发现,其中散失已久的扁鹊学派医学经典是中华医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虽然甘肃、湖南等地此前或多或少均有医简出土,但 《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其涉及中医理论、症候治疗以及针灸、脉诊等中医学的多门学科,说明中医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走向了独立发展的轨道。濮新介绍,与“天回医简”同时出土的完整经穴漆人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对研究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天回医简’的发现,是四川省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濮新表示。
医简被整理为8部医书
许多药方现在看来仍具价值
据了解,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与《疗马书》8部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门系统的医学体系。
从考古发掘到整理出版,历经十年,《天回医简》一次性公布了与医学相关的全部资料。主要包括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像、可见光彩色图像、反印文图像、释文注释及髹漆经脉人像的高清影像,还附有翔实的整理说明、室内清理揭剥示意图、髹漆经脉人像的彩绘线图,为读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一手研究资料。

图据文物出版社
柳长华感慨,“从事天回医简研究以来,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医简中的许多内容是历久弥新的,有很多常见病的配方依然具有价值。”此次出版的《天回医简》公布了全部的医方,其中一些医方的立意别开生面,其临床应用的潜力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介绍
由于竹简数量众多
修复工作耗时漫长
医简当下尚无法全部公开展出
目前
成都博物馆和成都考古中心
展出的116枚天回医简
均为出土实物
市民在这两处展场
即可亲眼见证经历两千余年后
终于重见天日的中医奇书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蒋庆 程启凌 摄影报道
综合|四川发布
成都发布编辑 | 格子
覆盾甲龙类恐龙:雕齿甲龙 背部有厚实鳞甲(肩部带长刺)
雕齿甲龙是一种覆盾甲龙亚目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初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生长着非常厚实的板甲和成排的骨质突起,有着非常强大的防御能力。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发掘出来的。雕齿甲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51:1900008名河南盗墓者“受邀”远征新疆,没挖到东西想走,可怕事发生了
新疆的盗墓现象本文作者倪方六新疆是个好地方,对盗墓者来说,似乎也是这样。自晚清西方探险家在西域地区“探险”、发现大量汉唐文物后,地广人稀的新疆便成了中外盗墓者眼里的“乐园”。我在研究民国盗墓史时,曾去了新疆、甘肃等地,实地调查了解西域盗墓情况,内幕惊人。在过去,新疆本地的盗墓者多以“探宝人”的面目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21:180001从质量、效率到成果、人才——安徽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每一次到年终总结的时候,无论是个人的,一个部门的,还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大家也许都会想到同样一个问题:一年又一年,每一年我们都在总结过去的一年,谋划新的一年,这当然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但问题是,我们所谋划的重点工作,设定的年度目标,描绘的宏伟蓝图,实现了吗?都实现了还是部分实现了?亦或没有实现?实现了的效果怎样?0000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秦汉(二)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24:370001严耕望:努力途径与工作要诀
一个人在学术上的成就,通常总是要有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两者相配合。客观环境所涉甚广,可说整个国家社会无不息息相关,而最直接影响个人成就的当是早期的教育与成年后的工作环境。主观条件,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天分、性情与身体健康等等。教育与工作环境多少有些要碰机会,天分更是先天生成,不可强求。但不懈的努力对于这些多少都可作若干主动的创造与控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9:4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