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湖北潜江代滩明代李氏家族墓地考古收获
湖北潜江代滩明代李氏家族墓地(以下简称“代滩墓地”)位于潜江市杨市办事处代滩村五组,为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李氏家族墓地。
2022年3~6月,为配合西气东输三线(潜江—仙桃联络线)工程对其展开考古工作,勘探面积1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图一)。

一、考古收获
经勘探,代滩墓地茔园形制保存完好,整体近圆形,茔园入口朝东,面积约为2880平方米。解剖茔园墙基后,发现墙基是用碎砖在平地上直接垒砌成弧状,未开有基槽。茔园内共发掘墓葬5座,其中M1为现代墓,其余4座为明代三合土灌浆墓(M2~M5),整个墓地规划一致,墓向均朝东,墓志和拜台皆位于墓室西侧,三者呈南北向直线排列。分为单人葬(M2、M5)和同穴异室合葬(M3、M4)二类。随葬品均出自M3、M4两座合葬墓,以敛葬衣衾包裹为主,少量其他类别遗物(图二~四)。



本次发掘主要有两大收获:一是完备的墓志等文字资料,二是数量较多、保存较好的有机质文物。
(一)出土石质墓志4块、牌坊石刻3块,篆刻文字共计约3000余字。墓志共记述人名约29人,明确了发掘的每座墓葬墓主信息、简要生平及明确纪年。据墓志记载,代滩墓地茔园建造时间不早于隆庆戊辰年(即公元1568年),使用至不晚于万历庚子年(即公元1600年),茔园延续时间32年。
M4为该处家族墓地第一代,上林苑监署丞、修职郎李相及夫人余氏墓。M3为李相之子、太学生李可嘉及夫人初氏墓,M5则为李可嘉妾刘氏墓。此外,根据墓志还梳理出李氏家族及近亲家属等六代人员关系和主要事迹,为潜江增补了准确详实的明代家族史资料,也为研究潜江名人及相关事迹提供了线索(图五~八)。




(二)出土保存完好的有机质文物98件(套),大宗为纺织品84件(套),分为棉织品和丝织品二类,品种有被子、袍衫(含补服)、衣(部分带丝)、满(侧)褶裙(裳)、直腰裤(面料为丝)、护膝、棉袜、鞋、荷包(部分带丝)等(图九~一五)。







出土衣物,均为右衽,推断为墓主生前所穿,而非为下葬专门制作的左衽服饰。纺织品主要纹样有卍字纹、祥云纹、夔(螭)龙纹、菊花纹、牡丹纹、菱形纹等。值得注意的是M3乙出土香囊汗巾囊面上绣制的“八仙”形象是对道教信仰的直接体现(图一六~一八)。



该批纺织品的保存状况和出土数量在湖北省内明代考古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为研究明代中晚期服饰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此外,有机质文物中还出土杂项小件竹质折扇、“北斗七星”木质笭床等14件。其中,M3甲出土的“北斗七星”笭床在四角及两端部刻有“天、圆、地、方、乾、坤”字样,头部刻有几何形开光纹呈头像状,内刻“極”字样,中部两侧则刻有不同八卦卦象,以上种种同样是对明代盛行的道教文化和朴素宇宙观的直观表达(图一九)。

二、学术意义
(一)填补潜江考古空白
潜江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常年雨水充沛,但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淤积严重,众多不利的自然因素导致潜江地区地下文物的保存状况极差。由于考古发掘资料的缺乏,致使潜江本地历史文化和江汉平原文化研究只停留在对文献记载的解读,缺乏相关考古材料的支撑和佐证。本次代滩墓地的发掘是继龙湾遗址之后,潜江又一次重要的考古突破,填补了潜江明代考古的空白,可为构建和完善本区域明代文化发展脉络提供关键材料。
(二)完整揭露明代下级官宦阶层丧葬礼仪形式
代滩墓地是迄今为止在潜江乃至湖北省内考古发现最为完整、规划清楚的明代下级官宦阶层家族墓地。墓主身份明确,家族成员关系清晰,对研究江汉平原地区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李氏家族及其近亲家属历史、家族茔园规划、埋葬制度、官员制度、婚姻制度及宗教信仰等都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三)实证我国古代繁荣的传统服饰文化
代滩墓地出土的大量纺织品在近年来湖北明清考古工作中尚属首次。服饰发展反映了先民的工艺技术状况、艺术审美、等级制度沿革等问题,间接反映了当时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民俗伦理等方面信息。M3乙、M4甲、M4乙三座墓中出土墓主生前完整成套服饰及随身物品,对研究和了解明代服饰发展史、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潜江市博物馆
执笔:闻磊 李宝龙 师睿婕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德国出土千年前剪刀 制作工艺却很精良(国外考过)
德国出土了两千多年前的精美剪刀。除了我国之外,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有着自己比较丰富的文化与历史,他们也是需要通过考古来知道自己的祖先都是怎么生活的,而根据调查,在前段时间德国慕尼黑地区有一个建设项目,在开工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古墓,当地的考古工作者也自然是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在挖掘的时候发现了在这个墓穴里面有着几个金属的文物,其中比较精致也比较重要的就是一把剪刀。古墓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0:57:270000探寻夏王朝:考古发现夏商盐铜基地,难怪二里头被称为“夏都”
前两年,原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更名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由此正式宣告“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二里头之所以被确定为“夏都”,主要在于三个原因:首先所处时空与史书记载的夏朝情况一致,其次考古确认为具有“王朝气象”的广域王权国都,第三是介于龙山文化与商朝文化之间的另一种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39:450000走进古埃及——探索动物图像背后的奥秘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28:490001嘉靖皇帝花银48万两为其父亲修陵,完工后下令将工匠差役全部灭口
钟祥明显陵的营建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是一座特殊帝陵,位于今天湖北钟祥境内纯德山(原名“松林山”)的——明显陵。显陵的陵主可不是一般人,是明朝皇万历帝朱翊钧的曾祖父朱祐杬(yuán)、曾祖母蒋氏的合葬墓,也就说,是皇家祖坟。朱祐杬本为“兴献王”,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老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49:180000讲座:杨泓:《1957年响堂山石窟勘测回忆》
该文为北大“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的纪要。本次讲座题目为《1957年响堂山石窟勘测回忆》,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先生,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老师主持。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46: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