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古墓太邪性,北宋盗贼被流沙掩埋,明代神盗掉入陷阱
传说在河南上蔡县有座2000年的的古墓,是一座王侯墓,墓内除了数不清的财宝外,还有一个巨大的黄金王鼎,一代一代都这样传,这座墓就没有消停过,到2005年考古队进行发掘时,这座东周楚国大墓发现战国时期、北宋时期、明代以及近代的盗洞多达20多处,但即使这样,墓内的宝藏损失不大,而盗墓者非死即伤。

2005年春节,村里的鞭炮声被一连串的爆炸声音覆盖,第二天村民发现深深的盗洞。警方介入后,发现两处深深的盗洞已经用木板搭起了三角形的巷道,直达墓内。里面不仅有矿泉水瓶和当地生产的一种面粉袋。盗墓者吃睡都在盗洞里,已经一个多月了。
但即使这样,也没有得手。盗墓者从盗洞内看到了墓内的一件青铜器。刚刚搬动,上面落下巨石,把盗洞的木板砸烂了,盗墓者不敢往里去便恼羞成怒,用炸药把盗洞炸了。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并没有传说中的黄金王鼎,墓葬中的随葬品保存较多,但多是青铜器。让考古人员惊讶的是,古墓到处是盗洞,其中年代最早的是战国盗洞。东汉时期的盗洞有7个,还有明代的盗洞。现代盗洞最多,为了防止流沙塌方,借鉴了煤矿巷道的顶木方式。
显然,要不是这个墓葬采取不可思议的防盗措施不可能留下这么多宝贝。至今墓内还留有北宋盗墓者的尸首。据说是舅舅和外甥一起盗墓,外甥在里面挖土,舅舅在盗洞口运土和望风。就在外甥接近墓室时,头顶的泥土坍塌,流沙如水一般倾泻而下,当即就把外甥给埋了,盗洞瞬间就被流沙填死,舅舅侥幸带伤逃出。
这座墓被盗墓者越传越神,谁也不敢再进。到了明代有位盗墓高手,他研究了很长时间,在流沙上用木头搭建甬道防止被流沙掩埋,经过很长时间挖掘,终于看到了青铜器的影子时,甬道断裂,掉进一个大坑里,虽然最终逃出,吓得不轻,之后逢人便说,古墓有鬼,流沙吃人。
其实这个古墓就是积沙墓,流沙要用大火炒热,这样流动性更强。盗墓者挖洞挖到积沙层,沙子会堵住洞里,沙子流动还会带动石头塌方,从而击打盗墓者。并且古墓墓道口还设置陷阱防盗,用沙子和薄薄的木板搭建而成,让盗墓者陷入深深的沙坑。

据说,这座古墓的主人可能是位楚国将军,因为墓内发现一把玉柄青铜剑。
这一座陵墓象征华夏龙脉 千年来无人敢盗墓 连考古专家也不敢动
古代帝王陵墓不仅体现了统治者专制的权力,还蕴含着深远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不仅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起源,更被视为华夏子孙的“龙脉”与号召。每座帝陵都蕴含着这样的文化内涵,其中的陪葬品往往与之同等重要。然而,这些陪葬品之丰富却也诱发了盗墓行业的兴起,为了获取陪葬品人们不惜违背伦理,盗开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59:300000这位皇帝很传奇,写词不输李煜,梦碎“祖国统一”大业,他是谁?
作者倪方六南唐偏居江南,前后共历三主。为何称“主”?因受到后周威胁,不得不削去帝号,改称国主,这从第二位皇帝李璟开始,故史称李璟“南唐中主”。李璟很传奇,是一位相当有才华的皇帝,其写词水平不输后主李煜,有的地方甚至超过李煜。“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便是李璟的杰作。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07:000001四千年前的石峁皇城台贵族喝什么酒?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9:260001海昏侯刘贺父亲墓被发现,盗墓者没能得手,出土了大量“保健品”
海昏侯父亲墓的新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在“深挖洞”的背景下,1968年中国考古有许多重要发现,最著名的是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在炸山时被炸了出来。就在同一年,刘胜侄子——刘髆墓,也在山东被发现了。刘髆墓地宫保存完好,同样没有被盗过。因为一直到1977年才由地方上正式发掘,故影响不大,圈外知道的人并不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4:190000湖北一低保户房下有墓,请来河南高手盗出9件青铜器,4件是国宝
盗洞挖在自己的卧室内本文作者倪方六如果睡觉的房间下面正好有古墓,随葬着珍贵的青铜器,你会怎么想?或许有网友会说,哪有这么巧啊。据我了解,还真就有这么巧的事。名叫戴军的人,家里的私房子下面就是古墓,而且正好在他的卧室下方。戴军家住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塔社区,以前这里距市区仅2公里远,房子刚好在“义地岗墓群”上面,而且处于墓地核心区域,睡的房间下就是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37:1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