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2002年考古学家全面勘探了秦始皇陵,五个惊奇浮出水面
千古一帝这个称呼放眼整个帝王历史,若秦始皇不敢担绝无第二人可承担,尽管历史上对嬴政本人争议颇多,但他统一六国,建设万里长城等事促进了文明进步。
我们如今所使用“中华”二字,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民族取名,霸气外侧又颇具特色的称呼也一直沿用至今。
秦始皇一生传奇而伟大,他年纪轻轻横扫千军一统天下,如此文武双全之人,后期痴迷炼丹求长生之道。
他让人最津津乐道的事情,除了规模巨大的兵马俑之外,还有那没有见天日的帝王陵寝。
根据考古学家初期预测,始皇陵规模超越了很多古代帝王的陵寝,堪称中国史上第一大,直到2002年考古学家全面勘探后,五个惊奇浮出水面。

千古一帝
中华大地古往今来从盘古开天地以来,神州大地上出现过无数能人伟人,无须置疑其中最伟大的两个人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是毛主席。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秦始皇的目光与思想超越了时代背景,他之所以千年后仍然褒贬不一,一是因他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二是因他是个实干家。
他在世的短短几十年,将他毕生所有的设想都通过双手变成了现实,可他焚书坑儒,求仙炼丹等人损人害己的行为也是无法磨灭。
如今我们讨论的嬴政是一个历史人物,要评论和理解他,决不能脱离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用现代人的眼光与思维去看他。
10岁之前嬴政一直在赵国做质子,身为皇子可在秦国却毫无根基,待他回到咸阳三年后亲爹庄襄王驾崩,嬴政继位时也不过才13岁。
他此时不过一个毛头小子,面对秦国最大的政治势力当数吕不韦,此人名义上支持嬴政登基,可他也不过狼子野心,希望嬴政做自己的政治傀儡。
嬴政也不是一个普通小孩,他除了具有天生帝王气质外,在赵国忍辱负重的10年间,让他学会了许多关于政治的勾心斗角。
野心勃勃的嬴政绝对不允许自己成为吕不韦的傀儡,他忍辱负重潜伏了8年,利用雷霆手段逼得权倾朝野的吕不韦败下阵来。

很难想象放在现代可能还在对父母撒娇的孩子,不仅做了一个毫无根基的少年皇帝,还仅用了八年时间,便彻底剿灭了权倾朝野的政治敌人,夺取了政权。
夏商西周后,中华大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一统天下,尤其是春秋战国持续了数百年后,各地人们早已形成了地域民族观念,根本没有一个国家的认知。
根据史料记载,战国后期诸侯国混战完全无休止,各君王都到后面后,几乎没有人想过可以一统天下,可秦始皇不仅敢想,还开天辟地变为了现实。
地域统一后,想要凝聚人心却是难上加难,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办法凝聚人心,便是空有表象,毫无内核。
这个时候秦始皇便体现了自己智力的一面,针对凝聚人心的问题,他很快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第一步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度。
第二步推广秦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从实际角度看加强了上层领导对下层的管理控制能力,自秦制开始,直至今日,我们仍然遵循着该制度。
除了秦始皇的好,他还有一些行为令后世一直诟病,例如为满足个人私欲,劳民伤财修建自己的坟墓与陪葬军团。
秦始皇陵可不是一般的帝王陵寝,类比现阶段挖掘出来的帝王陵墓,其规模远超其他陵墓,它在面积范围上可称为中国第一陵墓。

据不完全统计陵墓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如此巨大的面积,修建起来肯定是劳民伤财,秦朝当时总人口约为2000万人,可筑陵劳役竟然多达72万人之多。
陵墓为满足风水宝地的特征,始皇还专门命人开凿了五处水源,俗称“五爪金龙”,而皇陵所在的位置,恰好处在巨龙的眼睛上。
腱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1.13亿年前)
在恐龙时代的北美洲,因为气候温和,植株茂盛,这里曾生活过许多大型恐龙,出名的有霸王龙、腕龙等,不被人知的更多,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腱龙,一起去认识看看。腱龙基本资料腱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米,与短冠龙、胄甲龙差不多大,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275位,生活在距今1.16亿年-1.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腱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03:1100001994年内蒙古出土宝山辽墓 让专家无所适从(辽代古墓)
古墓里的壁画记录了墓穴主人的一生。在每一次说到内蒙古的时候,大家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非常辽阔的大草原。要么就是牛肉和羊肉,不过内蒙古作为一直以来的游牧民族,也诞生过很多的王朝,这些王朝自然也是遵守后来入土为安的规定,这些年在内蒙古发现的古墓数量也不算少,而在1994年内蒙古的赤峰市就出土了一个辽代的古墓。辽代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8:12:5500001945年清东陵盗出宝物上交人民政府,最后都不见了,谁贪了?
原题:二盗清东陵(七)本文作者倪方六对于1945年发生的民间大规模盗掘清东陵一事,有许多疑问至今没有搞清楚。前文说了盗墓贼分赃内幕令人痛心,为公平起见,竟然将御用怀表砸碎,极品金如意折断。而这些东西最后都弄哪弄去了?倒卖了,还是贪了?谜题至今无解。图:东陵黄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2:450001《中国考古学:永远在路上》编后记
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将10种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们以高质量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我国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杰出成果,展示着欣欣向荣的文博行业风采,也启示着文化遗产图书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考古学:永远在路上》获得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编后记还原出图书的策划、编辑和制作过程,以飨读者。《中国考古学:永远在路上》张忠培著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54:20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44:5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