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明王朝大多数的军队面对清军不战而降?原因很简单
谈了这么多次南明王朝,有一个问题其实一直没说明白:在弘光政权灭亡的时候,为什么只有少数明军进行了抵抗?其他的大多不战而降?清实录中说清廷占领南京之后,向清军投降的明军总兵有二十三人,副将一百零二人,都督十六人,巡捕提督一人,参将游击八十六人,马步官兵二十三万八千三百人,清廷在九江又收降左良玉旧部十万人,前后共计三十三万八千三百人。
三十万大军几乎不发一枪一弹,便剃发投降了清廷,成了清廷消灭南明政权以及各地反清起义的帮凶,数百年之后观之,仍令人扼腕叹息。那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真是南明朝廷的军饷发的不够吗?当然不是,因为清廷也发不起军饷。其实这三十万大军投降的原因很简单:打不过。

首先先说人数的问题。三十万大军听起来那绝对是相当强悍的力量,但实际上里面的人数并不能当真。以左良玉部的“十万大军”为例,顺治二年的十二月,原左良玉部将,现任清湖南总兵张应祥称“本年六月内,奉英王令旨分领宁南官兵,除解散外,见在官兵一万二千七百余员名,马骡一千八百九十余匹头,数月无饷,枵腹难堪”也就是说清廷整编左良玉部之后,真正堪战的也就一万两千七百人,加上马进忠、王允成拉走的五千人,所以名义上拥有“十万大军”的左良玉部真正能打仗的也就两万人上下。左良玉部这样的大藩镇都如此,其他明军可想而知。
再说高杰部明军,高杰麾下的徐州总兵李成栋部仅有官兵3400人,这是跟他一起投降清朝的旧部;胡茂祯投降清朝之后任徽州总兵,手下的镇标左营官兵有645名,镇标右营有清军官兵645名,共计1290人,包括胡茂祯本人在内,徽州清军总人数为1303人;广德总兵郭虎的兵更少,只有680人;降清后任苏州总兵的杨承祖部下官兵有4200人,以上各降将的部众应该大多数都是其在高杰麾下时的旧部。李本深统辖的官兵人数暂时没查到,但大概和杨承祖李成栋二人相差无几,王之纲部人数也不明。所以综合来说,高杰部总兵力应该不会超过二万。
再说黄得功部,黄得功部因为在四镇中的抵抗是最激烈,所以兵员损失较多,但其部将也算比较多,所以只挑几个细说。担任清廷池太总兵的卜从善手下官兵有1429人;后来担任福建右路总兵的马得功于1651年偷袭郑成功的抗清根据地厦门,马得功本人所带的官兵不过600余人;定海总兵张杰部下带领官兵3000余人。刘泽清这个山东总兵在崇祯年间仅领兵3000余人,到弘光年间居然能够割据淮安,可见其麾下人马扩张之快,扩张速度如此之快,那质量肯定也就差,谈数量也毫无意义,刘良佐部这种前脚刚和愤怒的南京市民厮杀得难解难分,后脚见到清军就投降的烂部队就更没有谈数量的意义了。
由以上所列之兵数可知。弘光政权五镇,二刘、黄、高四镇每一镇额定兵数为三万人,左良玉部也就是“楚镇”额定兵力为五万,但实际上二刘、黄、高四镇每镇兵力也就是一万人到两万人之间,左良玉的楚镇兵两万人出头。如果不算战斗力太差的二刘,高、黄以及左良玉部的战兵总人数应该在五到六万左右。很明显,这五六万人是无法抵挡南下清军的,更不要说黄得功和高杰本身就是死对头,二人之间还火并过,被杀者超过千人。左良玉更是在清军南下时举起了反旗,准备进攻南京,结果在芜湖遭到黄得功部的迎头痛击。

实力如此弱小,而且彼此之间还矛盾重重,大敌当前,迅速崩溃投降也就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儿了。
应廷吉《青磷屑》记载高杰遇害之后,其部下几乎内讧“兴平既没,诸将互相雄长;下弦之夕,几至血刃。公环甲戴弁,坐以待旦,兢兢不免。昧爽,与诸将盟,以兴平嫡甥李本深为扬州提督、嫡弟高某为副将,以胡茂桢为阁标大厅,李成栋总兵徐州,其余将佐各有分地。立其子为世子,请恤请荫。于是,众志帖然”所以这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弘光政权的五镇内部就一定是铁板一块吗?
高杰手下真正的亲信只有高杰自己的外甥李本深还有自己在李自成麾下时就跟随自己的胡茂桢,其他大多数的将领很可能在崇祯十七年之前跟他就八竿子打不着。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杰活着的时候,有可能靠着自身的威望或者武力暂时压制住非亲信将领,一旦高杰死了,他手下这一镇兵马就立刻四分五裂。黄得功部亦如此,马得功、田雄等人在弘光元年之前根本就不是他的部下。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弘光政权的这几个藩镇不仅自身矛盾重重,而且藩镇之前还经常自相残杀,比如高杰偷袭仪真之战和黄得功土桥之战。整个弘光政权的军事体系,说是千疮百孔都已经是很客气了。根本就是崇祯中原大混战之后流窜到江南的残兵败将组成的乌合之众而已,就这样一个充斥着自私自利的兵痞和跋扈武夫的群体,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敌人的时候,是不可能做出有效的抵抗的。
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 卧龙原是真龙天子(诸葛亮是汉献帝)
哪怕历史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可要说人们最为推崇的一位智士,恐怕还得是诸葛亮。诸葛亮多智近妖。无论是正史、野史还是小说都有着诸多关于诸葛亮的记载,最近却又流传着一段关于诸葛亮真实身份的传言,分析的有理有据有头有尾,这个传言是怎样的呢?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42:090001同治皇帝怎么死的?揭秘同治皇帝真的是死于性病吗
同治是清朝的第八个皇帝,他的生母是大名鼎鼎的慈禧,但年仅19岁即驾崩。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历来说法不一,官书记载的是同治帝死于天花,而民间传说的版本很多,有传说同治帝是得梅毒死的,有的说是天花,更有说是死于慈禧之手。对于当时的种种传言,清朝官方一直保持缄默,不予回应。那么历史上同治皇帝是怎么死的呢?真相如何?今天探秘志小编就为你讲述同治皇帝的死亡秘密。同治帝病逝经过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59:000000此人有比诸葛亮还厉害的谋略,睡尽绝世美人,死后却被点了仙灯
引言:东汉末年,朝纲混乱,世道艰难。董卓巨奸权倾朝野,专横跋扈,成为那个时代最为可怕的存在。他无人敢挑战的气势,令人胆寒。然而,在这纷乱的时代背后,隐藏着一个比诸葛亮还要聪明狡黠的人物,他就是董卓的谋士李儒。李儒的智慧与决断力,为董卓的一系列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命运的玩笑总是让人哭笑不得,董卓不敌义子吕布的背叛,在一片嘈杂中血溅京城东市,死后被点起了冷酷的天灯。董卓的崛起与个人特点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1:04:340000乾隆83岁写的一个字 差点吓晕和珅(乾隆暗示)
乾隆用一个字暗示了和珅的下场。和珅的贪腐可以说是大清朝无人不知,即便是乾隆皇帝也早已心知肚明,可他又为什么让和珅成为了第一宠臣,并且屡次重用他呢?显然和珅自身还是有一些硬实力的,首先他是真的有才华,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掌握了满蒙汉等多门语言,他一开始只是乾隆的一个御前小侍卫,可见他不仅能文还善武。和珅的用处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7:00:510000藩属国一般都会进贡什么 高丽贡女(特色贡品)
藩属国在进贡的时候,多数都是一些金银珠宝特色供品,但高丽国却会进贡女性。在古代有一些较为强盛的国家则是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进攻,从而也能保证国家更加的繁荣,就例如唐朝在强盛的时代之中,有着许多的藩属国都会献上贡品,尤其是在封建王朝之中,对于中原王朝的进贡,藩属国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藩属国的进贡程度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0:55:5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