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71

林彪列出4点原因反对援朝,毛主席一语道破其软肋:战略眼光不足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7:22:321

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打的第一仗,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不仅粉碎了美军帝国主义试图侵占朝鲜、从而进一步侵略中国甚至整个东亚的阴谋,还为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然而,当初我们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不少人反对出兵朝鲜,其中就包括林彪。

为此,他不仅受到了周总理的严厉批评,也被毛主席一句话揭开了软肋。

那么,林彪为何不同意出兵朝鲜?他的软肋又是什么呢?

朝鲜半岛紧挨着中国大陆,又和日本隔海相望,向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统一了上千年的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北朝鲜和南韩以“三八线”为界,开始了长时间的对峙。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正式爆发。

当时朝鲜的军事力量还算是比较雄厚,朝鲜人民军拥有10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和若干个海空军部队。

凭借着13.5万人的军队以及苏联援助的武器设备,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不到三天就攻下了三八线附近的汉城,也就是今天韩国的首都首尔。

到了八月下旬,朝鲜人民军已经占领了整个朝鲜半岛超过九成的土地人口。

眼看着朝鲜战争就要结束,韩国背后的老大哥美国可坐不住了。

他们采取了另外一种战略——从朝鲜人民军的侧后方登陆,实现两面夹击,一举击败人民军。

9月15日,美步兵第7师和海军陆战队第1师开始在仁川登陆,按照原计划作战。

人民军经过了几个月的战斗,早已损失惨重,如今又遭受两面夹击,只能步步后退。

与此同时,美军的侦察飞机早已经飞到了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开始进行侦查,试图侵略我国的心思昭然若揭,派兵援助朝鲜似乎已成必然。

其实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毛主席就考虑到了如果战火蔓延,首先受到威胁的就是我国的东北地区。

于是,他提出了中央组织东北边防军的建议。

1950年7月7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了关于保卫国防问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林彪对组建东北边防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他看来,东北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无论是从朝鲜战场的局势来考虑,还是从中国与朝鲜的友好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面临的现状来考虑,组建东北边防军都是十分必要的。

此次会议对以十三兵团为骨干组建东北边防军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会议上,林彪还提出了自己认为适合到东北地区带兵的大将:粟裕。

粟裕有着非常强的军事才能,被誉为无冕之王,打过的胜仗数不胜数。

非常善于指挥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中,粟裕所带领的华东野战军展现出战无不胜的强大实力,当时歼灭的55万敌人中,有40万都是华东野战军歼灭的。

于是,会议做出了初步决定,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粟裕接到中央通知的时候,正在青岛养病,虽然非常想继续带兵为国效力,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14年抗战过程中,他的身体受到了太多的损耗,脑中有碎弹片,头痛无时无刻不折磨着他。

除此之外,粟裕还患有高血压、肠胃病和美尼尔氏综合症,别说带兵打仗了,就连吃饭都得让别人把饭菜都摆在一个直线上,否则他就夹不起来。

粟裕了解到朝鲜的战况和中央关于组建东北边防军的决定之后,心里非常着急,连忙给毛主席发了电报,把自己的病情向毛主席详细汇报。

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如今却饱受病痛的折磨,毛主席感到非常痛心,立马给粟裕回了一封信。

在信中,毛主席表示:我们都十分挂念你的病情,如今的战况并不是很紧急,你可以安心休养直到痊愈为止。如果青岛条件合适的话,你就继续在青岛休养,如果不合适,可以回北京休养。

由此看来,毛主席虽然心里非常想要粟裕带领军队出兵朝鲜,但还是把他的身体状况放在第一位的,出兵朝鲜的人选只能另作考虑了。

除了粟裕,林彪也是军事能力非常强的一位将领,而且对于东北地区的作战比他更有优势。

首先,东北地区的四野是朝鲜战场重要的储备军,林彪正式四野的司令员,他对四野的军事设备和军人的情况加了解,不需要磨合就能直接参加作战;

其次,林彪也非常善于指挥这种大型的团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获得多次胜利;

最后,大家都知道,东北地区的气候非常寒冷,林彪曾经长期在东北作战指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能迅速做出判断,分析战争的局势。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林彪都是出征朝鲜的最佳人选之一。

其实,林彪虽然对东北边防军的组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他对出兵朝鲜一直持反对意见。

毛泽东也看出了林彪的心思,九月下旬,他针对是否向朝鲜派兵的问题,约林彪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谈话。

在这次谈话中,林彪开门见山地表示自己不同意出兵朝鲜,并说出了以下几点理由。

首先,中国人民刚刚经历了14年的艰苦抗战,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老百姓们好不容易熬过了被奴役、被压迫的生活,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就又要打仗,大家肯定都不愿意。

其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让人们的日子有了盼头。

但是如今西部地区还没有完全解放,土地改革也还没有完成,正是拼尽全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时机。打仗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如果为了抗美援朝耽误了国内建设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最重要的事我方和美方的军事力量相差过于悬殊。

林彪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们打蒋介石,用小米加步枪就可以了,但美国不一样。美国的军队装备高度现代化,一个军就有1500门火炮,而我们一个群才有36门。”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想取得胜利,实在是太难了。

毛主席虽然一直坚持要出兵,但也不得不承认,林彪所说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是否要抗美援朝,确实需要谨慎考虑。

毛主席晚年回忆时也曾表示,抗美援朝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艰难的决定之一。

林彪不愿意挂帅出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身体状况也非常不好。

后人在解读这段历史时,经常会有人认为林彪是在故意装病逃避出兵打仗,其实不然,林彪当时的身体状况确实很糟糕。

平型关大捷之后,我方缴获了日军很多兵器。有一次,林彪骑着从日军那里缴获的战马,披着日军的军大衣出行。

国民党军队看到之后,误认为他是日本人,立马开枪射击。结果,子弹射穿了林彪的肺部,还擦伤了他的脊椎神经。

这几乎让林彪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不得不到苏联接受治疗。虽然到最后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怕光、怕水、怕风。

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由于害怕阳光,他居住的房子长年拉着窗帘,外人进去都感觉黑乎乎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他害怕水,一听到水流的声音就想拉稀,所以居住地附近不能有流水。

由于神经受到了损伤,林彪有时候会突然脸色发白、浑身出汗,感觉喘不上气来。

林彪的病非常奇怪,连苏联的专家都束手无策,他只能用自己常年来总结出的“土法子”进行治疗——每当犯病的时候,就让警卫员骑着摩托车,拉着他在乡间小路上来回颠簸,这样身体才会感觉好受一点。

而毛主席对林彪的病情也是非常了解的,并且一再嘱咐他要养好身体。他还特地写了一篇曹操的《龟虽寿》送给林彪,希望他能养好病。

正在中方考虑究竟要让谁带队出兵的同时,朝鲜战场的局势急剧恶化。

9月30日,汉城被攻陷,人民军的主力部队失联。金日成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只能向苏联致电,请求苏联的直接军事援助。

10月1日,斯大林致电毛主席,要求中国军队以志愿军的方式参与到朝鲜战争中去,在三八线以北的地区进行防御。

金日成也派特使送来了亲笔求援信,信中说:“单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已经难以克服目前危急的状况,我们请求中国人民解放军给予直接的帮助。”

前线已经十万火急,我们必须要出征了。

10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林彪、董必武等都出席了会议。

大家开始集思广益、权衡利弊,讨论出征朝鲜的各项事宜。

在这次会议上,林彪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表示出兵朝鲜一定要慎之又慎,我们国家已经打了太多年的仗,早就没有那个精力继续作战了。

不如继续加强东北边防,建设好东北边防军,保卫好祖国的边疆。

美方现代化的军事设备比我们先进了太多,我们没有获胜的把握。如果贸然出兵,把战火引到我国的东北的话,事情就麻烦了。

而且整个朝鲜境内才有几百万人口,而我们中国有五亿人,为了几百万人的朝鲜打垮一个五亿人的中国,怎么看都不划算。

除此之外,林彪还提出了另外一种策略:出而不战。

也就是派出重兵部署在东北地区和鸭绿江边,一方面可以保卫祖国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能做朝鲜人民的后盾,给他们提供战略支撑。

早在九月初的时候,林彪就约见过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参赞柴成文,问他:“我们不出兵,让朝鲜人民打游击行吗,他们能打吗?”

柴成文说:“以我对金日成的观察和了解,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他们应该是能打的。”

10月6日研究出兵相关事宜的会议上,针对林彪“出而不战”的策略,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周总理说:“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敌人逼着我们非打不可。不是讨论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怎么办!”

毛泽东也表示:“他有他的长枪大炮,我有我的手榴弹,我未必打不过他。还是那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眼看会议上还有反对的声音,毛主席接着说:“如果朝鲜真的失守了,那美国很可能会从朝鲜、台湾、越南三个方向把我们团团围住,向我们发起侵略。抗美援朝并非只处于国际上的道义,而是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家。”

毛主席的一番话,充分体现出他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高瞻远瞩,让大家心服口服。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更是成为此次战争的口号。至此,林彪没有办法,只能服从中央的决定了。

既然林彪一直以生病为由拒绝带兵出征,毛主席只能考虑新的人选了——彭德怀。

10月4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到一半,彭德怀才姗姗来迟,并针对朝鲜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彭德怀和毛主席的看法相似,他认为出兵朝鲜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以后美国把军队摆在鸭绿江边,就随时可能向我们发起进攻,到时候就更难办了。

如果迟早有一战,早打比晚打更有利。

在会议之前,毛主席就找彭德怀进行了谈话,问他心目中适合出兵的人选都有谁。

彭德怀还感到诧异:“不是已经决定派林彪同志去了吗?”

毛泽东说:“中央的意思,但是还得你来挑。”

彭德怀答应得非常爽快:“我服从中央的决定。”

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组建,彭德怀担任志愿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途。

林彪作为开国元帅,可谓是身经百战,但面对朝鲜问题却一再退缩、抗拒出兵,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次,毛主席在和周总理私下谈话的时候,点出了林彪的软肋:“林彪,这个人虽然擅长大型团战,但行事过于谨慎,战略眼光不足。”

抗美援朝战争为国内的建设赢得了稳定的环境,使得我们顺利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还打败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站在今天往回看,我们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谋略和胆识。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