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46

黄帝的天下夺自炎帝,那炎帝天下怎么来的?DNA理清中国人族源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20:24:560

炎帝和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群的缔造者,按照史书《国语》的记载,炎帝和黄帝本是兄弟,一个生活在姜水,一个生活在姬水,后来黄帝部族发展壮大,通过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两场大战,先后击败了炎帝和蚩尤,成为了天下共主。

对于炎帝失天下的过程,《史记》是这样说的:“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当然,无论是《国语》关于炎黄出身的记载,还是《史记》关于炎帝失天下的记载,都是后世史家万世一统观念影响下的撮合,即:将原本属于不同系统的部族领袖人物或部族神描写成具有血亲关系的亲属,把天下主导权的易主归结为失德。

对于这一点,古人很早就有清醒的认识。比如春秋时期鲁国人宰我就向孔子发问:“我听说黄帝在位三百年,黄帝究竟是什么人,怎么会活三百年?”唐朝的司马贞在给《国语》注释时,也补充说:生炎黄二帝的少典氏,是诸侯国号,并非人名。

事实上,包括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和三国时期的《古史考》在内,都提到炎帝是承袭多代人以后,才被轩辕氏取代的,而其中留下姓名的有:帝临、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而末代炎帝正是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见蚩尤部浇崭露头角”。

这说明,无论是炎帝还是黄帝,都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共同称谓,就像西周每一代统治者都被称为“周天子”或“周王”一样。只可惜,史书留下了8位炎帝的姓名,却没有留下历代黄帝的名字,以至于让后世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炎黄就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两兄弟。

1.炎黄的生存年代

史书中对炎黄的生存年代的记载只有一个大体框架,比如汉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长安单安国等人提出了“自黄帝以来三千六百二十九岁”的说法,将黄帝生存年代设定在了公元前3706年。

西晋学者张辅(东汉天文学家、数学家张衡后代)在评价《史记》时,也提出“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即张辅认为黄帝生活在距汉朝的三千年前。

出土的竹书纪年曾记载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按照每一世30余年粗略估算,以夏朝公元前2070年左右建立上推,黄帝的生存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跟吕思勉先生通过年表推算法计算出的黄帝生存年代大体吻合。

上述推算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考古发现显示,在公元前3900年至前3000年左右这个时间段内,原本分布在晋南、豫西,尤其是河南三门峡为中心的黄河三角洲一带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庙底沟文化)大幅扩张,西抵甘肃兰州,东达海岱地区,北至晋中和冀西北,南则抵达淮汉流域。

庙底沟文化的分布范围,跟史书记载的黄帝版图“东至于海……西至崆峒……南至江……北极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高度吻合。不仅如此,在传说中的黄帝有熊国所在地—河南郑州也发现了一处仰韶时期的高等级聚落遗址:双槐树遗址。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黄帝的生存地域和生存时间。

当然,炎帝遗迹的考古发现,更是与上述结论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

根据史书记载,炎帝的生存年代要早于黄帝,这一点没有争议。但早到什么时候呢?可以肯定的是,绝不会是前后出生的兄弟俩这么具象化。

《史记》说“炎帝五百三十年”,《尸子》则说“神农七十世而有天下”,按照上文的计算方法,炎帝是在黄帝之前的2100年,即公元前5000年,各家说法相差很远。

不过,史家达成共识的一点是:炎帝始教天下种谷,所以被称作神农氏,神农耕而作陶,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换个说法就是,炎帝生存的年代,农业刚刚兴起,并出现了陶器,社会整体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从考古资料来看,我国农业诞生于公元前8000年左右,到公元前5000年前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出现了稳定的定居点和陶器制作工艺,也就是仰韶文化初兴之时。此外,炎帝还被称为“烈山氏”,烈山就是烧山,也就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

史书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姬水在哪,至今还争议不断,但姜水历代以来却基本没有争议,即关中西部以岐山、武功为中心的渭水一带,这里也是炎帝传说最密集的地方。

如果放在大的时空框架内,黄帝的生存节点,是在庙底沟文化鼎盛时期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而炎帝的生存节点,则是公元前5000年左右原始农业、聚落、陶器初兴之时,在持续统治2000多年后,被黄帝所取代。

2.炎帝的天下怎么丢的?

考古发现表明,在公元前5000年的渭水一带,分布着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特点及有三:一是分布范围与史书记载的炎帝活动地域吻合;二是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 活,有陶器和储存粮食的地窖,且出土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所以又被称作“红陶文化”;三是聚落房址灶坑旁常镶置有用于保存火种的陶罐。

尚红、用火,有农业,都与炎帝高度吻合。不仅如此,文化类型继承自半坡类型的庙底沟文化,在崛起之后,原有的半坡文化不管是在它们的文化中心区还是边缘区,无不被庙底沟文化取而代之。有学者将考古发现的这一现象,称之为“庙底沟运动”。

黄帝庙底沟文化对炎帝半坡文化的反噬,恰恰印证了史书中记载的炎黄同源,但最终黄帝击败炎帝,成为天下共主的基本脉络。

在炎帝所处的半坡文化(仰韶文化早期阶段),整个社会尚处在基本平等的氏族部落阶段,聚落与聚落之间尚未出现明确的从属关系。

但到了黄帝所处的庙底沟文化(仰韶文化中后期),聚落内部开始出现等级分化现象,氏族成员之间随葬物品出现多寡差异,各聚落也产生了等级分化,并出现了一些强势聚落对弱小聚落的控制,其基本形态是以一个较大型聚落为中心、四周伴以若干中小聚落的所谓“聚落群”结构。

当然,无论是半坡文化还是庙底沟文化的聚落遗址,都没有发现专门用于战争的兵器,这一现象或许可解释为两种情况:第一,彼时的社会,战争还不是主题;第二,战争所用的武器依然是木棍、石头等原始形态,还没有衍生出专门性的兵器。

但无论哪种情况,黄帝部落对炎帝部落的取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变迁来看,可能历时数百年之久(庙底沟文化前后持续近千年),文化面貌上的融合,远远大于战争手段。所以,炎帝失天下,绝非是一场阪泉之战就能实现的,而是庙底沟文化对半坡文化的长期兼并融合。

3.炎帝的天下怎么来的?

既然黄帝的天下夺自炎帝,那么炎帝的天下又是怎么来的呢?在满天星斗的华夏文明诞生前夜,炎帝是怎么自然而然成为公认的天下共主的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谓的天下,并不是指今天的整个中国地域,而仅仅局限于黄河中游。按照文化族群划分,黄河中游生活着华夏集团,黄河下游生活着东夷集团,南方和东南分别是苗蛮集团和百越集团。炎黄两个部落正是华夏集团的核心。

根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显示,人类的DNA可划分为Y染色体和线粒体,其中Y染色体又叫“父系单倍群”,可以追溯男性先祖地理起源分布;而线粒体又叫“线粒体DNA”,是追溯女性先祖的线索。

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都源自从非洲出走的晚期智人,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迁徙繁衍之后,形成了如今的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等人种。

而大部分中国人都是NO—M214单倍群的后裔,这也是黄种人的基因类型。

大约在4万年前,M214族群沿中南半岛北上进入中国这个地理范畴,演变为了O-M175,并划分成了两条支系,一支留在了我国的东南沿海,形成了百越族(O1a-M119);另一支则继续北上,其中进入海岱地区的形成了东夷族(O2a1b),取道四川抵达黄河上游甘肃宁夏的一支,形成了M134单倍群。

M134单倍群在距今1.3万年前又形成了两大支系,一支是M7,南下长江中游,形成了苗蛮族;而另一支M117则沿甘肃宁夏进入渭河流域,成为汉、藏、羌、白等各族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仰韶文化。

自此,在公元前1万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国大地上的四大族群集团正式形成。这四大族群之间系出同源,但又因长期散居各地,在公元前5000年时,分化创造出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在浙江,百越族创造的良渚文化,成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在湖北,苗蛮族创造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古城林立,呈现出浓郁的军事风格;而在陕西关中,M117群体则创造了仰韶文化,由于姜姓在M117下游里面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支系,所以毫无疑问,炎帝正是M117群体的核心群体。

换言之,在现代人类完成迁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向文明前夜转型过渡过程中,关中的炎帝族群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定居点,依靠原始农业繁衍出大量氏族人口,奠定了华夏集团的基础。

作为华夏集团的奠基者,炎帝部落自然成了第一代天下的共主,可见,炎帝的天下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繁衍的自然产物。此后,M117的下游支系庙底沟群体(黄帝族群)在反噬半坡群体后,所改变的只是华夏集团内部的领导权,并未改变华夏集团对天下的主导。

在华夏集团先后取得对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的军事胜利之后,华夏集团无疑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霸主,炎黄成为了先祖的代名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