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雄生:103岁游修龄:一生甘为“稻田守望者”
很多考古人都记得他——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一堆沉睡7000多年的稻谷和骨耜,游修龄应邀去鉴定这些炭化稻谷。他将这些稻谷和骨耜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联系起来,认为河姆渡遗址稻谷的出土证明了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水稻发源地,当时的农业已进入到“耜耕农业”阶段。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稻作史开始发展为一门“显学”。
2022年9月11日,月圆之夜,中国稻作史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浙江大学教授游修龄驾鹤西归,享年103岁。
《齐民要术》开启了他的农业起源研究
1920年5月9日,游修龄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的小手工业家庭,父亲是个铜匠。温州是著名的橘乡,这里出产的瓯柑(温州蜜柑)名闻遐迩,也给游修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手工做好的铜器毛胚,需要用柑汁浸泡一段时间,才可以继续加工为成品。所以每逢柑汁上市,家里必购买两大水缸的柑汁,用于铜器毛胚的浸泡。铜器毛胚尚未投入浸泡的柑汁,成了游修龄儿童时独有的享受。
作为五四后的一代新人,游修龄在耳濡目染旧式教育的同时,很早就受到现代新式教育,使他在国学和西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潮学制下的首批儿童,他们在学习《爱的教育》《最后的一课》等外国文学作品和国语拼音的同时,还学习了珠算、毛笔字、京戏等中国传统文化功课。他们组建的乐队也是中西合璧的,有铜鼓、洋号,也有笛子、口琴。初中阶段更学习了比较多的文言文。作为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的妻弟,游修龄在古文和古体诗还受到名家的指点。
游修龄的中学同班同学中有位地理知识超前的同学让他印象深刻。这位同学就是后来成为国际著名地理学家的陈正祥。陈正祥关于文化地理的研究给游修龄的农史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游修龄有关蝗虫分布、人口数量和素质分布的论述就多次引述陈正祥的观点。
1939年,19岁的游修龄考入新创立的国立英士大学农艺系,194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49年后,转到浙江大学农学院,担任作物栽培学的助教和讲师。
游修龄从事农史研究的契机则始自1954年冬。他在杭州松泉阁旧书店里买到一部线装本《齐民要术》,买回以后有空时就翻翻,想不到书里讲的内容虽然是1400年前的技术,却非常合乎现代农业科学的道理,这让他茅塞顿开。不久农学院里举行第一次学术报告会,游修龄提交了“《齐民要术》里的农业科学”的报告,受到出席报告会的专家学者的肯定。该报告整理成论文后发表在当时全国唯一的《农业学报》上。自此,游修龄产生了追溯中国传统农业起源的念头。
他使中国稻作史发展为一门“显学”
1950年代,中国农史研究开始整理祖国的农业遗产,南京农学院、西北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都成立了专门机构从事农业遗产研究,游修龄的研究成果很快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西北农学院的辛树帜院长在看到游修龄的论文后写信鼓励他在古农书方面继续研究。石声汉教授也把他的著作寄给游修龄。1959年出版的由万国鼎教授主编,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写《中国农学史(初稿)》中,就引述了游修龄的观点。
游修龄喜欢带学生下乡总结丰产经验。他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额外的任务,即每到一个新地方,就向当地的农民调查、纪录当地流行的农谚,经过几个月的走访,收集到数千条农谚。经过整理选择,将其中1700多条农谚,按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加以分门别类,组织有关的教师,分工逐条给予科学知识的解释,出版了《浙江农谚解说》。普及文章《农谚简论》还在人民日报刊登。20世纪60年代上半叶,游修龄参与组建和领导了浙江农业大学农业遗产研究室(简称农史室),出版了《浙江农史研究集刊》,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农史论文多篇。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一堆沉睡7000多年的稻谷和骨耜,游修龄应邀去鉴定这些炭化稻谷。他将这些稻谷和骨耜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联系起来,认为河姆渡遗址稻谷的出土证明了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水稻发源地,当时的农业已进入到“耜耕农业”阶段。接着他又从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人类学及野生稻分布等多方面对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分化和传播进行了研究。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改变了人们对于中国远古文明的看法,特别是中国原始农业的看法,也改变了游先生的学术研究方向,他把现代农学知识与考古学及历史学结合起来,跨入了以稻作史为主的农业史研究行列中来。
中国稻作史从此迅猛发展为一门“显学”,更把这热度传递到海外。1987年,日本学者渡部忠世主编的《亚洲稻作史》(日文版)出版,游先生负责该书中国部分的写作。1991年应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之约,赴日从事亚洲稻作史研究。后来他又先后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农学卷》农史分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史卷》、《中国农业通史•原始农业卷》等出版物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游修龄先生在1993年出版的《稻作史论集·自序》中说:“自从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以来,由于这个遗址的划时代意义,吸引了我,使我从原先研究《齐民要术》和其他农史课题转向了中国稻作的起源问题,从中国稻作起源很自然地扩大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又不可避免地探索农业的起源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相互有牵连的。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保留有三千年以上连绵不断的历史纪年和文献的国家,从稻作史的角度去挖掘,就好像是一块未曾开垦的处女地。”
游修龄也因此成为中国稻作史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东张西望、零打碎敲的“农史潮翁”
退休后的游修龄继续从事着与以稻作史为中心的农业史和农业文化研究,同时表示要做一些“轻松的文字”,而互联网的兴起,也给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写了大量的学术随笔、网络博文,人称“农史潮翁”。游修龄的研究视野也由原来的甲骨文、《齐民要术》扩展到众多的农书和地方志,由水稻扩展到多种作物,由中国扩展到世界,由生产扩展到生态,由农谚扩展到农业文化。
在1999年出版的《农史研究文集·自序》中,游修龄说:“我是一个兴趣比较广泛、精力不集中的人,近20年来,虽然以研究稻作历史为中心,却时常东张西望,对农史有关的方面,零打碎敲,写些看法。”游修龄继续保持这样的张力,自2010年后,又先后出版了包括《奇妙的语言文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在内的 7 本书随笔集,共计 140 多万字。
游修龄的文字出入古今,淹贯东西,汇通文理,是当之无愧的“通才”,然而,通才也给他带来了些“麻烦”。《稻作史论集》出版以后,学校里送省里评奖。当时评审组分文、理两组。先送文科组,文科专家看了,说书有很多现代农业科学内容,应送理科组。理科组却说,书里面很多古代历史文献,应当文科组审查。两个组都不受理,无奈之下,只能送请浙大、浙农大、浙医大和杭大的四位校长决定。校长们让他拿出国内外两个专家对这书的评语。他找到日本水稻遗传学家冈彦一和国内科技史学家胡道静的回信,在信里,他们都肯定了此书的价值。最终,这书在文理两组以外,获得了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游修龄说,曾经有一位青年教师写了一篇《从历史语言学角度看水稻的起源与传统》, 无论是语言学学报还是农学杂志都认为与己无关,不予发表。
晚年的游修龄心系公益,获得了很多荣誉。2019年,获得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0年3月7日,已是 101岁的他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抗击新冠肺炎专项基金捐款。2021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游修龄一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记得在庆祝游修龄先生九十寿辰时候,学生们曾撰联对他的为学为人进行概括:
学贯东西,始农艺而入经史,不亚圣贤
博究天人,著古制以明今用,永为师表
文保新思路:辽代定窑描金黑釉茶盏的高精度模型 3D打印修复
刘晟宇涂元葳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的立体打印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至今,发展日趋成熟并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航空航天、医疗等诸多领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43:410000新发现 | 安徽凤阳明中都宫城内宫殿与水系的考古新收获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1:59:580002失蜡法来自印度文明?河南古墓出土重要文物,直接证明失蜡法来源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却有些文化存在争议,此前一直有人说失蜡法来源印度文明,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在河南出现罕见古墓,墓中出土了一件重要的文物,直接证明了失蜡法不是印度文明,而是中华正统。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30:300000白鹿原冷秋月为什么下身腐烂?严重妇科病(下体发臭发烂)
很多人都看多白鹿原,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后面还被翻拍成了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两大家族三代之间的恩恩怨怨,反应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不良风气,关键是还有非常多露骨的情节。很多人看过后不知道白鹿原冷秋月为什么下身腐烂,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下。白鹿原冷秋月为什么下身腐烂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30:190001盗墓该不该骂?消失800年的“死字”因盗墓而复活,又咋说?
契丹文字,因盗墓而“复活”本文作者倪方六说到盗墓,特别是洋人在华盗墓,不少人恨之入骨,骂之而后快,大量的民族宝物流失海外,大量的中华文化优质基因被毁……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想想,有时又会觉得盗墓者挺可爱。因为,盗墓在破坏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做了不少“好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17: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