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药在古代称“海药,唐朝权贵喜欢服食,明朝曾当薪水发给官员
古代外国药材药物是如何输入中国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接上篇讲过的有关中药问题,再来谈外国“中药”是怎么进入古代中国市场的。
外国药材进入古代中国,基本有两种方式,一是中国人去外域找寻购买,一是外国人来华进贡贩卖;具体路径上,汉唐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宋明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多。

(古代采药图)
隋唐时由波斯等地进入中国的药材很丰富,如洋葱、冬葱、菽豆、凤仙花、满那、阿魏、柯米、番木鳖,等等。如果说张骞通西域带回的药材植物是随意的话,那隋唐以后多是有意为之,主动寻购。
据《隋书·波斯传》(卷八十三):在介绍了包括被中医当作良药的千年枣、附子、诃黎勒、无食子等波斯物产后,称:“炀帝遣云骑尉李昱使通波斯,寻遣使随昱贡方物。”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精明商人,看到中国贵族有“外国药瘾”,遂主动向中国出口药材药物,中国史书都称为“贡”或“献”,实质是一种官方贸易。这些进口药在古代乃一种“贵族药”,老百药可吃不起,看不到的。像唐太宗、唐高宗都喜欢服用“进口药”。
这里说一下唐高宗李治。李治有“风疾”,目眩头晕,他最后是在“造镜殿”得病不治的。

(唐高宗画像)
如何发病不治的?有一个史书上不记载的隐秘原因。据说是李治服食春药过度致发病。古代君王后宫美色丰富,皇帝的死因多与纵欲有关,这样来分析李治发病及死因也是有道理的。
病重后,为了治好病,李治广征名医道士,合炼黄白丹药,孙思邈、叶法善都曾被李治征招入宫问药。
最多一次,一下子就召来道士一百多人。李治最青睐潘师正、刘道合等炼丹道士。《旧唐书·刘道合传》(卷一百九十二)记载:“高宗又令道合,合还丹,丹成而上之。”
因为本土医生看不好他的病,李治开始迷信上外国医生,外国药物。如永淳二年(公元683年),李治头痛忍耐时,便使用了阿拉伯“放血”医术。《旧唐书·高宗本纪》(卷五)记载如下对话——

(年轻时的李治与武则天,现代影视再现)
上苦头重不可忍,侍医秦鸣鹤曰:“刺头微出血,可愈。”
天后(武则天)帷中言曰:“此可斩,欲刺血于人主首耶!”
上曰:“吾苦头重,出血未必不佳。”即刺百会。
上曰:“吾眼明矣。”
《旧唐书》所记御医秦鸣鹤用的“刺头”术,应该就是阿拉伯医生常用的开颅治疗眼疾手术的一种。秦鸣鹤是哪里人至今是谜,史家怀疑他是一名阿拉伯医生,被召进来的,或者是学了阿拉伯医术的中国医生。

(古代医生给女患者看病不能直视,现代影视再现)
看到中国贵族迷信进口药,与中国有贸易的外国政府和商人,纷纷通过古丝绸之路,向中国“献药”,这些人可以说是古代的外国“医药代表”。在唐高宗当皇帝期间,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外国医生最多就是这原因,其时来华“进口药”也最多最丰富。因阿拉伯国家屡次来中国贡献方物,对中国的药物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大秦国,便屡遣使来献药。李治当皇帝的公元677年,大秦便来贡献过,此即《旧唐书·拂菻传》所谓:“乾封二年,遣使献底也伽。”

(古代外国医生做手术场景)
“底也伽”是最早输入中国的西药之一,它与古印度进入中国的“耆婆万病丸”类似,被唐朝“药王”孙思邈收录其《千金翼方》一书中。这一种“神药”是公元七世纪前后中西亚及欧洲,大为流行的一种万病感应剂,相当于中国人所说的“万能药”、“灵丹妙药”,据说能“包治丰病”,因为有出色的“疗效”(实为服兴奋剂后的反应),甫一在华出现,便受到权贵的欢迎。
但“底也伽”在今天是要受到严格控制的一种特殊药物,因为由罂粟植物果实提取物,即中国人后来俗称“大烟”的阿片(鸦片)调合的,唐朝苏敬等敕编《新修本草》称:“底也伽,味辛苦,平无毒,主百痨、中亚、客忤、邪气、心腹积聚。出西戎。”

(老年李治与武则天,现代影视再现)
海上丝绸之路在隋唐时,已成为外来药物进入中国市场的又一重要通道。
如“土生波斯”李珣之所将其著作定名《海药本草》,就是因为他家所经营的香药大多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过来的,或是海外移植至南方的药物,故称“海药”。
宋朝以后,随着中国航海技术和“大国海洋战略”的实施,“万邦来朝”。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将许多物产运销中国,其中药材和药物是最重要的品种。
据《宋史·大食传》,公元十世纪的开宝、太平兴国年间,“前后七次入贡,献上方物。”又,“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以方物附亚物来献,其表曰‘大食舶主臣蒲希密上言’……谨备蕃锦药物,附以上献。”

(古代丝绸之路上生病的商人,同行正在给他喂药)
元朝时因为蒙元军队西征,中外医药文化领域的交流全面展开,中药传出去很多,也引进来不少。《回回药方》一书的出现,就是这种史实史实的反映。
《回回药方》的指导思想是阿拉伯医学,不谈阴阳五行、脏腑辨证,与传统的中医典籍完全不同,内容包括内科、妇科、儿科、外科、正骨、针灸及药剂学等。可惜,全书大部分已散失,现仅存四册残本。

(古代家中卧床的病人,一女巫医正在给她看病)
明朝则是中外医药文化交流的又一活跃期,郑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七下西洋”,在反贼诸如丝绸、瓷器、茶叶、药材输送到国外的同时,也带了大量的海外奇珍,其就有很多药物,这从《本草纲目》所记就能看出,因为进口药物多,明朝一度与发米面一样、当薪水发放给官员。
清朝是绸之路功能使用相对较少的朝代,官方与海外交流和,但民间药物贸易从未停止。我上篇头条号中提到过,《本草纲目拾遗》仍记载了50多种奇效外来草药,至今都在使用,如治疗疟疾的金鸡勒(奎宁)、治疗咽痛失声的胖大海等。

(古代医生正在给病人看病,后面女护士给病人端药)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西藏拉萨当雄墓地
发掘单位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李林辉当雄墓地位于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当曲卡镇当曲居委会,县政府驻地西北约2公里处,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果瓦那布山东侧平缓坡地上。为配合基本建设项目,2020、2021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了6座大型和30座小型封土墓,当雄县文化和旅游局全程配合参与。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36:070000江村治树:古代城市社会
一、序言从殷周开始到西汉前期,也许称之为城市时代是不过分的。殷周到春秋这段时期基本是由城市形成国家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在日本学术界,这样国家的时代又称为“都市国家”或者“邑制国家”【1】。战国时代到西汉前期是多数大城市发展的时代这一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定【2】。由此,殷周到西汉这段时期,城市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要舞台,这样说来,探究这段时期的城市社会陸质,还是很重要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19:340000长喙龙:拥有细长口鼻的蛇颈龙类(占到颅骨三分之二长)
长喙龙是一种蛇颈龙亚目下的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白垩纪末期,外形就像是鸭子和鱼类的结合,最独特的特征就是它的吻部异常细长尖锐,并且眼睛紧紧的贴着吻部生长,四肢呈现鱼鳍状,化石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地区。长喙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31:440000湖北“芈月哥哥葬地”发现古墓,盗洞刚好挖在棺室,出土特别之物
一块有墓趣的墓砖本文作者倪方六今天来说一座墓,如果不是葬地特殊,又出土了特别之物——一块字砖,估计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座墓发现于1977年的湖北,当时正是中国农村转型的前夜,如今的村、组编制,当时还叫大队、生产队,农民仍是大集体,重视平土整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1:270000巨嵴彩虹龙:河北小型食肉恐龙(长0.5米/距今1.6亿年前)
在整个恐龙时代,有着许多类似鸟类的恐龙,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已出土了疑似鸟类祖先的恐龙,比如前面介绍的羽龙、北票颌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巨嵴彩虹龙等。巨嵴彩虹龙体长仅0.5米,有一对翅膀,生活于1.6亿年前中国,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巨嵴彩虹龙基本资料巨嵴彩虹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0.5米,与始祖鸟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98位,生活在距今1.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28: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