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83

新发现丨福建闽江下游流域史前考古调查的实践与收获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35:330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独流入海河流,发源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自西向东流经南平和福州两市,最后注入台湾海峡,全长577公里,流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流域面积最大、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其中,闽江下游流域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最早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地区,诞生了福建省第一个被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昙石山文化”。从行政区划上看,该区域基本上包含了整个福州市,下辖福清、闽侯、闽清、连江、永泰、罗源、平潭7个县(市),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区域始终未开展过一次全面、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考古调查活动,单纯为配合基建开展的抢救性发掘缺乏考古学规划,且以遗址点为基础构建起的编年序列尚不完善,尤其是关于史前遗址方面的资料非常零散和匮乏,不足以反映出整个闽江下游流域考古学文化面貌及遗址分布规律,给本区域相关研究带来诸多困难。

为此,2011年5月至2015年9月,在福建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支持下,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开展了“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课题研究项目,以期通过大范围的区域调查,在遗存发现、田野调查方法、聚落考古、GIS与考古学空间分析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在沿海岛屿上徒步踏查 进行小规模考古试掘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区域系统调查法和传统考古调查法相结合,以区域系统调查为主,同时辅以小规模考古钻探和试掘的方式进行。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考古调查方法,区域系统调查最早起源于欧美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才在我国部分地区逐渐运用和推广,但基本都集中在地势广阔且平缓的北方地区,且以中外合作的模式进行,在地形地貌更为复杂的南方地区开展甚少,所以本次调查也是区域系统调查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1.前期准备。除传统考古调查所需的手铲、探铲、GPS、相机、记录本、封口袋、防晒用具、常用药品、各种信息采集表等以外,鉴于闽江下游流域山多地险、植被繁盛、田间沼泽、水渠纵横的复杂地貌特征,本次调查还专门配备了对讲机、1:5000地形图、手机交互地图软件等,以备不时之需。

2.网格划定。针对本区域地形地貌特点,我们在参考北方区域系统调查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对调查网格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必要调整,主要依据山体、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来划分网格,单个山体或台地尽可能划为一个网格,在无明显地理界限时则利用道路、村落、固定建筑等人文地理标志作为调查区域的边界,避免因实地踏查边界不清造成调查网格和信息记录的错乱,且网格的划定一般要连续,以尽可能覆盖整个调查区域。

调查过程中进行局部考古钻探 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

3.地面踏查。调查队设队长1名,队员3~5名。根据实际情况,本次调查未完全按照北方地区以固定间隔距离采取“一”字、“V”字或“之”字形路线行进的“拉网式”调查方法,而是设计了更加灵活的方式和路线:一是在地势较为平缓区域踏查时,采用“一”字或“之”字形拉开10~20米的距离,往返尽量覆盖整个调查区域;二是在山岗、坡地、台地等地势落差较大区域踏查时,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队员之间的间距,但尽可能沿一定线路对各自负责区域进行踏查,避免出现重复踏查的情况。同时,对一些地形条件较好但地表植被过于茂盛、地表遗存难以发现的区域适当辅以钻探或试掘。

4.标本采集。结合本区域遗址地表遗物分布普遍较少的特点,为保证标本采集的客观性,本次调查采取系统采集和一般采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立采集区规格为20×20米。在徒步踏查过程中,一旦发现两片或两片以上陶片、石制品等人工遗物,即在该点设置采集区,然后再根据遗物分布情况确定采取一般采集或系统采集。在地表遗物稀少时使用一般采集,全面收集采集区内的所有地表遗物。反之则采用系统采集,在遗物分布最密集处半径1.5米的圆圈内采集至20件为止,如在该范围内采集遗物不足20件,则在其旁边另设一个圆圈累加采集,但圆圈总数不超过5个。在此过程中,需同步进行GPS定位、采集区编号、卫星地图测绘、调查信息记录、拍照摄影、遗迹遗物绘图等相关工作。

5.遗址确认。遗址确认是考古调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因学界目前对遗址的判定标准尚不尽相同,所以这也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本次调查对新发现遗址的相关确认标准为:①采集区内发现陶片、石制品等遗物3件以上即判定为遗址;②遗址范围的判定主要以采集区内遗物的分布范围、地形地貌以及考古钻探所获资料为准;③遗址年代的判定主要以采集遗物的年代跨度为准;④相邻遗址的间距判定与北方地区一般以100米作为最小间距不同,本次调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将山脊或山包等单一地理单位只确认为一处遗址,在同一地理单位下采集区的间距则忽略不计。

6.成果分析。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技术对本区域内已发现和新发现的所有史前遗址点进行空间分析研究,主要从遗址随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变化的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和遗址距离河流远近的水平空间分布两个方面分析本区域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聚落遗址的分布特征,探讨遗址分布与环境演变的关系,并为进一步开展区域内史前人地关系等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

主要收获及认识

由于本次调查主要以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相关专业人员为主,力量非常有限,无法采取大规模一次性方式完成野外调查工作,加上季节、气候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得野外调查工作一直持续至2015年下半年才基本结束。具体来看,第一阶段的调查工作主要集中在闽侯县境内开展,时间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重点是以昙石山遗址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第二阶段的调查是在除闽侯县以外的福州市所辖其他区县进行,时间从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先后完成了对闽清、永泰、平潭、长乐、福清、连江和罗源的野外调查工作。

彩陶釜
炭化稻谷

据统计,在本次调查开始前,闽江下游流域已发现史前遗址共92处,其中经过正式发掘的不足10处。本次调查除复查遗址64处以外,新发现史前遗址105处。具体分布情况为:闽侯县58处、闽清县6处、永泰县20处、福清市2处、平潭区4处、连江县10处、罗源县5处。调查期间我们还先后对闽侯县的仁山、坪峰山、芝山、大坪顶和连江县的黄岐屿等5处典型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实物资料和科学检测数据,如发现了福建地区迄今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彩陶器以及距今约7500年前的炭化稻谷等,为本区域史前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线索。此外,还采集到大量种类多样的陶片、石器等遗物。不过,最为重要的是经过本次调查使我们以前初步构建起的编年序列更加完善,基本摸清了该区域不同文化时期遗址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规律:

1.壳丘头文化作为迄今福建省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6500~5500年。本次调查新发现该时期遗址1处,将福建沿海地区这一时期的遗址数量增至10处。可以看出,该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今闽江出海口外临近海岸线的岛屿上,其中8处在平潭岛,且这些遗址基本都位于主岛南北两端海拔和相对高度均在10米以下的丘陵、坡地和台地上。此外,该时期遗址还具有面积普遍较小、文化层较薄且均为贝丘遗址等鲜明特点,说明壳丘头文化具有较强的迁徙性,当时的闽江下游流域人口规模较小,但流动性较大。

2.继壳丘头文化之后在本区域兴起的是昙石山文化,距今5500~4300年。以往的调查资料显示本区域共发现该时期遗址18处,主要分布在闽侯县境内闽江干流沿岸,海拔介于20~30米、相对高度小于5米的一些小山包上。本次调查新发现该文化时期遗址11处,虽然数量并不多,但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们之前的认知边界,使该文化在本地区的分布范围扩大至远离闽江干流的部分支流流域,在沿海大陆的分布范围更是向北推进到今天的福州罗源湾沿岸一带。

3.昙石山文化在距今约4300年左右退出了包括闽江下游流域在内的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继之而起的是黄瓜山文化,距今4300~3500年。这次调查不仅将已知本区域黄瓜山文化时期的遗址数量增至77处,且发现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闽江主要支流沿岸,海拔介于30~50米、相对高度小于8米的山冈、台地和缓坡上。同时,也使得我们对该文化在本区域分布范围的认知更加清晰,可以看出,该文化沿福建东部海岸线以及向西部内陆地区扩散的特点和规模均十分突出,相较之前的昙石山文化更为强势和活跃。

发现的部分史前文化遗物

4.黄土仑文化是包括闽江下游流域在内的福建东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尾声,距今3500~2700年。综合以往和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此时整个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的史前文化达到空前的繁荣。具体表现在:①该时期遗址密集分布于整个闽江下游流域,其数量远多于此前任何一个文化时期,甚至本次调查所发现的绝大多数史前遗址都有采集到该时期的文物标本;②从发现遗址的分布情况看,该时期遗址除了在海拔介于10~30米、相对高度小于10米的传统低海拔的丘陵、山岗、台地依然有分布外,还蔓延到远离闽江干流,海拔在30~50米的大部分支流流域,甚至一些海拔超过100米的高山区;③遗址的规模相比之前各文化时期普遍更大,遗址的密集度也更高。上述特征一方面反映出该时期本区域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亦可看出此时先秦闽族文化已在本区域基本孕育成形。

缺憾和不足

本次调查虽然总体上完成了既定目标,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

一是由于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首次承担这种大范围、流域性的田野考古调查工作,队员普遍较为年轻,缺少相关经验,尤其是调查初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析研判、考古钻探、信息采集等方面出现一些疏忽错漏,给后期的资料整理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二是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存在认知盲区,以致于调查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比如在调查初期因拘泥于固有经验,片面认为本区域史前遗址均应位于海拔较低的丘陵、山冈或台地上,未考虑到环境变迁因素,忽略了对一些海拔相对较高,但地形地貌却非常理想区域的调查。尽管后来发现了该问题,但因时间、经费等条件限制已无法对所有遗漏区域进行全面复查。

三是因闽江下游流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山多地少,气候多变,植被茂盛,加上蛇虫之患等常常给野外调查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有时不得不选择放弃对一些可能存在遗址但足迹却无法到达区域的调查,这些缺憾和不足只能留待以后慢慢弥补。

作者:王有为

作者单位: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