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全国“文博元宇宙”专题线上培训班的通知
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为进一步探索科技手段在文博领域的引进和应用,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促进文博事业发展,中国文物报社邀请中科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机构的资深专家,举办全国“文博元宇宙”专题线上培训,研究文博科技相融合,提出和探索“文博元宇宙”创新发展路径,助力文博机构高质量发展。
一、培训性质
本次培训为线上社会公益性公开课
学员自愿参加听课,不收取培训费用
二、培训时间
听课时间:2022年9月26日-28日
每天9:30-11:30、14:30-16:30(共12课时)
三、培训对象
全国各文博机构工作人员及相关科技工作者;中小学课外研学和科技辅导教师;高等院校及相关专业师生;开展文物和博物馆相关业务的企业人员;文博、文创和元宇宙爱好者等。
四、培训内容

(一)9月26日 上午9:30-11:30
专题:《元宇宙:大变革前夜》
授课专家:龚才春,中科院《中国元宇宙白皮书》主编,武汉元宇宙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文化教育中心元宇宙研究所所长

(二)9月26日 下午2:30-4:30
专题:《元宇宙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
授课专家:吕欣,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人研究院院长、教授

(三)9月27日 上午9:30-11:30
专题:《文博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分析》
授课专家:高鹏东,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四)9月27日 下午2:30-4:30
专题:《文博数字孪生与元宇宙》
授课专家:康玉路,丝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五)9月28日 上午9:30-11:30
专题:《元宇宙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授课专家:郑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

(六)9月28日 下午2:30-4:30
专题:《元宇宙:从产业链到落地场景》
授课专家:胡显刚,广纳院子弥实验室执行副主任,元宇宙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五、培训方式
(一)线上听课。所有学员在 腾讯会议APP 按时听课,若当天未能参加直播听课,可进行回看,直播和回看学时同样认可。需要证书的学员,必须学满全部课时(12学时),方可获得证书。课程视频仅供学习使用,不能用于第三方商业行为。
(二)结业考核。全部课程结束后,进行线上考核,考核期间未通过者可多次考。
六、证书及费用
(一)发证单位。证书颁发单位为:中国文物报社。根据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规定》要求,该证书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学时证明。
(二)不需要证书的学员免费参加培训。需要证书的学员须学满全部课时(12学时),方可获得证书。
(三)证书费用。需要证书的学员缴纳260元证书费用(证书制作费、管理费和邮费)。
(四)发票信息。学员如需开具发票(只开具电子发票,项目为培训服务费),请准确填写以下信息:(1)报销单位的全称;(2)单位税务识别号或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一开具后发送至学员所填写的邮箱。
(五)证书颁发。学员学满全部课时和课程并缴费后统一制作纸质证书,请学员按照统一格式提交收件人姓名、邮寄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依此寄发证书。
七、培训报名
(一)需要证书的学员
1.个人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提交报名表等待5秒会出现证书群二维码,扫码进群。

2.团体报名:指定一位负责人(须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报名,联系人:徐老师(15890943320,微信同),统计并发送全部学员姓名、照片 、电话号码、单位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发票抬头。
(二)不需要证书的学员
扫描下面二维码报名,提交报名表后等待5秒,会出现学习群二维码,扫码进群。

八、支付方式
支付时,务必添加附言。个人附言:文博元宇宙培训 学员姓名;团体附言:文博元宇宙培训 人数 单位。
1.扫码支付

2.银行转账
汇款账户: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纳税人识别号:91110101MA00E3PC92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朝阳支行
账 号: 35060188000081541
九、咨询电话
徐老师:15890943320
刘老师:13718094722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微信公众号“世界遗产学院”
编辑 | 张宸 实习编辑 | 李 丹
复审 | 冯朝晖
荐书 | 刘莉:《玦出周原——西周手工业生产形态管窥》序言
《玦出周原——西周手工业生产形态管窥》作者:孙周勇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8月定价:98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54:520000失传了1800年,“扁鹊医书”重见天日,考古家:要改写历史
失传了1800多年的古籍是什么?或许不少人以为是出土自南昌海昏侯墓的《论语·齐论篇》,实际上在这《齐论》之前,我国同样考古出土了不少历史失传古籍,且不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以及江陵楚墓群出土的各种竹简。2011年,我国四川在挖掘地铁隧道时,无意间挖出了一座汉墓,而这一部稀世古籍的出土也拉卡了序幕。我要新鲜事2023-04-21 20:22:560000白垩纪的海洋掠食者,矛齿鱼(身长1.5米以鲨鱼为食)
泥盆纪(3.5-4.5亿年)是地球鱼类的时代,出现许多大型凶猛的鱼类,比如恐鱼、爪齿鱼等。进入白垩纪(6600万年-1.45亿年),鱼类的体型逐渐减少,但凶性不变,其中代表鱼类为矛齿鱼,它是白垩纪的海洋掠食者,鲨鱼都是它的食物。一、白垩纪的海洋掠食者,矛齿鱼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1:23:170000这种“球”比玉器还要精美,如今却已失传,考古专家说:难以复制
我要新鲜事2023-04-25 00:34:460000中国考古百年 | 中国考古百年优秀传统的形成与传承
郭明建筚路蓝缕、初创基业的20世纪20年代,至蓬勃发展、备受关注的今天,走过百年的中国考古极大延伸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轴线,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更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传统。虽然它们多非见于法律法规所要求,却更凸显出中国考古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从而构建起中国考古工作者的从业规范与精神脊梁。中国考古最为人称道的优秀传统即考古者不私藏和买卖古物,也就是“搞考古者不搞收藏”。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59:400000